信阳如果不闹饥荒,其实这座城市是非常美丽的。
天灾人祸不可挡,但完全可以避免损失加大,如果提前做一些预防措施,也不至于搞到现在这样。
容楚南将带来的粮食和干粮依次分发给灾民,没有经谭海洋之手,由当地几个官员和通判做了见证,然后直接下发给灾民。
全国各地目前都在募捐粮食和银两,后续每天都会送来大家募捐的粮食和银两。
做好登记后,都会送到灾民手中,目前能度过一个月左右。
容楚南看了灾民聚集之地,有几个施粥棚,都排了长长的队伍。
人群中有老人、小孩、青年人,手中拿着碗等待着一口热粥吃。
如果单靠施粥不是长久之计,收到粮食和银两的百姓就不用排队,手中有粮食和银两,这就是百姓生存的底气。
“这段时间,大家都吃些什么?”
跟在身后的谭海洋毕恭毕敬道:“眼下的情况着实有些困难,所以大家吃得不是太好,平时都是一些粥和咸菜。”
走到一个施粥锅旁,看了一下,看不见米粒,一锅浑浊的水,灾民每天就吃这?
再联想到粮仓里发霉的粮食,容楚南恨不得手撕了谭海洋。
谭海洋见南王对此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还以为南王也只是一个纸老虎。
所以在他心里已经将容楚南化为不管世事的赈灾官,只要自己的银子到位,一切都好办。
容楚南看见大家对没有几颗米粒的稀粥都吃得津津有味,心里很不是滋味。
看来吃这些东西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只要能填饱肚子,吃什么已经没那么重要。
既然粮仓里有粮食,还有去年的存粮,如今这谭海洋一上来就卖惨,似乎在告诉他,信阳城就是靠大家的救助才保下了命。
这戏做的太假了。
到了下午,谭海洋带着一众官员前往灾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穿得非常朴素,好几个官员身上的衣服都有补丁。
容楚南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调查是不是有错误。
穿补丁衣服没有什么稀奇,由知府大人带头,其余官员跟上节奏也很正常。
这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据信阳的眼线查到,府衙内的巨大贪腐已成事实,除了谭海洋不知还有谁。
不过现在依仅有的消息还很难判断信阳城到底腐败成什么样子。
城外灾民泛滥成片,时间很紧,除了救灾,还有必须尽快收集罪证,快刀斩乱麻,把信阳城的歪风扳正。
今天都是谭海洋带着容楚南,边走边说一些灾区情况,很不乐观,有的几天没吃一口饭,垂死挣扎。
接下来几天,灾民越来越多,城外的灾民听说朝廷派人赈灾,他们都纷纷赶来,希望得到救助。
林羽和青栀也加入了赈灾行列,分发一些干粮灾民们都有序排队领取。
在容楚南来到信阳第二天,谭海洋就将粮仓的粮册交由容楚南查阅。
当然了,册子中所记录的没有任何问题,出库与入库之粮全都对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