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沧郡人士?”
嘉明帝一边看着手中玉佩一边问道。
萧晏行应道:“回陛下,微臣祖辈皆出身沧郡,除了一位曾经来长安参加科举落第的曾祖父之外,微臣乃是家族之中,第一个考中科举之人。”
他所说的,与嘉明帝派人去查的并无二致。
沧郡萧氏,并非是名门望族,说起来不过是个寒门而已,往上数几辈,别说做官的人了,便是来过长安的,都屈指可数。
但是萧晏行自幼便有慧名,是以去沧郡调查的人,回来便禀明,他的身份再明白不过,便是自小到大的经历,都格外清晰明了。
是以萧晏行与那人长相肖像,大概也只是凑巧。
毕竟天下之大,有两个长得像的人,也并无奇特。
说到底,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而想通了这一关节之后,连嘉明帝此刻都不由笑话自己,活到了这般年纪,竟还在期骥着什么。
“先前你立下种种功劳,并非是朕不赏,”嘉明帝望着萧晏行说道。
萧晏行立马垂首:“微臣所做,皆是份内之事,岂敢讨赏。”
“你与永宁王所说的话,倒是一样,”嘉明帝意味深长的看向萧晏行。
萧晏行:“微臣跟在殿下身侧,见殿下日夜为圣人分忧,自是该效法殿下,一心报效圣恩。”
嘉明帝此刻伸手,将玉佩递还给了萧晏行。
“放心,对于你朕自有安排,”说完这句话后,嘉明帝便将玉佩还给了圣人。
等萧晏行出了两仪殿,便瞧见不远处来回踱步的人,只见她不时抬头朝着两仪殿店门口看过来,自然在萧晏行出来时,她立马便察觉了。
“辞安,”谢灵瑜立马快步迎了上来。
她上下打量这萧晏行,似是担忧之际,但瞧见他完好无缺的出来,她又明显松了一口气。
“你没事吧,”她小声说道。
萧晏行轻轻摇头。
谢灵瑜也知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她拉着萧晏行便一路往宫外走去,自然在路上,关于两仪殿内圣人对他说的话,他也并未隐瞒。
萧晏行如实说道:“陛下将我留下,只是说我肖像他的一位故人而已。虽然我并不知是谁,但想来此人曾经对陛下甚为重要吧。”
是啊,不管他们之间结局如何,好歹曾经重要过。
可是谢灵瑜在听到这句话时,突然怔住,许久,她轻声说:“或许我知道皇伯爷口中所说的那位故人是谁了。”
*
永宁王府,书房中。
眼前的这幅画卷被这么挂了起来,谢灵瑜和萧晏行两人站在对面,他们安静看着这一副,画中一共有三个人,最左边的坐在八角亭台的栏杆上的人,对方手中持着一根鱼竿,似是在钓鱼。
而他身后的亭子里面,则坐着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