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之所以做出这些变化的目的。
就是为了让组织核心避开对手密集防守的中路,去兵力稍微薄弱的后场、边路区域进行传球组织。
既然组织核心能放在后腰,放在边路。
那让中后卫也具备一定的出球能力,也是很正常的发展趋势了。
至少在现代足球的环境下,在顶级联赛立足的中后卫,如果还和以前的中后卫一样,只负责防守和拦截,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了。
后来甚至不只是中后卫。
连门将都要求有出球能力呢。
比如说拜仁的门将诺伊尔就是很现代化的门将。
他经常出现在禁区外,甚至参与球队的后场倒脚、出球。
如果是十几年前,一名这样的门将肯定会被主教练认为是“太冒险”,“不够稳重”。
但现在让门将也拥有出球能力却是一种发展的潮流。
足球战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的变化非常的快。
一种战术最多也就流行十五年,就会被研究,被摸透。
不存在一种能包打天下的战术。
如果主教练不随着时代改变,进步,研究新的战术,那很快就会被时代抛弃。
足球的战术,就是在抑制和反抑制的两大派的对抗之中,迅速迭代,发展,进化。
肌肉中场边锋流。
控球流。
前场疯狗流。等等。
在这个足球世界越来越全球化,越来越商业化的时代。
任何能够引领时代浪潮的足球战术都不会存在什么秘密。
在无数的教练、专家们的研究下,在所有人都拿着放大镜的检视下,没有任何战术是能够“保鲜”太久的。
不少适应以前足球风格的球员,哪怕再优秀,也会因为适应不了时代被淘汰。
里克尔梅足够优秀。
但他还是被时代给远远抛在了后面。
大卫。路易斯这样毛毛躁躁的中后卫,放在以前肯定不会入切尔西法眼。
但因为他有一脚长传球的能力,可以和特里组成一个还算是互补的中后卫组合,所以他能在切尔西踢上主力。
大卫。路易斯虽然莽,但是因为后面有稳重的特里,所以他的莽很多时候都被特里弥补了。
但是现在他后面可没有特里帮他擦屁股了比赛第六十三分钟。
路易斯在中场得球之后选择自己带球向前,准备推进到距离阿森纳球门更近的距离上再做传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