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犯困,长辈们怜惜,不曾发声。她一走,小李氏先笑着开口:“我们李家的福气可真是越过越有了,我看小五将来是要考功名的。真是要向姊婿取取经,这平日都是吃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好给我娘子也生这么四五个女儿来。不求她们像小五,绑一起能及得上一半就够了。”
他如此能说会道,边上两个女儿也情商不低,听父亲把自己和没影的未来妹妹们打包清仓大削价也不觉得没面子,只是笑嘻嘻地吃菜。
大李氏渴望地眼神从李晚庭的二三四姐一直转到亲弟弟的两个女儿身上,成婚多年,他只求一女,却始终不得。他不赞同弟弟的话,只要上天能给他一次机会,让他走一回运能让娘子怀个女胎,哪怕憨钝他也心满意足。
杜婆婆光是看他模样也知道他愁苦些什么,拐着弯劝道:“吃些荤腥身子好,有油水才能润种。我瞧那讲究茹素的多是高门,满腹脂膏都结板了才要吃些菜蔬刮刮,咱们学了自然没用。”
她这话要是早几年说,大李氏当然也听得进去,但这些年他苛待自己已经成了一种类似于苦行僧似的执着。
与其说是信吃素能生女,倒不如说他已经进入了自我惩罚阶段,不光是肉禽蛋,连盐糖酱油醋他都觉得自己不配多吃。这种祥林嫂似的丧性子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婚姻生活,好在他娘子穷,除了他别无选择,只能把他当个空气,还没有停夫的机会。
桌上人都劝不动,指着他娘子杨青瓶开口,但她只埋头吃饭,不愿再去看他那一脸酸相。
算她倒霉,摊上这么个没用的男人,家里活做得拖拖拉拉,对着吃饭都倒胃口。一胎接一胎地生了三个儿子,别人还劝她说事不过三,那也得她睡得下去啊!
李蛛慈母心肠,见不得大儿子折磨自己,给李萍夹了块鱼背肉。谁知他多年素食,早就已经把自个儿养成难民肠胃,骤然闻到鱼腥味还有些反酸。
其他人看了不由得唏嘘,李家这大儿子,吃点好的倒像闹胎一样,他要真能怀倒好了,尽添乱!杨家也是倒楣,娶了这么个搅家精。
杨虹见状也觉得丢人,只好拍拍女儿,让她管管这丢人的女婿。杨青瓶叹了口气,熟练地把那块鱼肉以及它沾过边的黍饭挖到自己碗里,又拿了一个装满焦茶沫子的竹筒出来给他嗅闻。
茶沫子不值钱,泡了又泡的茶渣晾干再过一遍灶,气味清苦。李萍靠这个味儿缓过一口气,十分感激娘子,脸色也好看许多。
见杨家对儿子也算仁至义尽,李蛛也不好多说,转而招呼其他人,不再管他那点破事。
黎安县不大,没出过什么官,也不是什么秀丽的宝地,从来不出才子。虽离府城不远不近,驱车一天便至,但安庆府脚下还有个更便利的文安县,去求学的寒门子娣当然不会舍近求远。
黎安县的两个夫子都是本地自考出来的,功名不显,留在府城别说凤尾了,凤边儿都沾不上,当然要回来做个鸡头。
周夫子三十出头考了童生,王夫子快到六十了也才是个秀才,这已经代表了全县最高的文化水平。
李蛛心里有数,虽然这两人在这乡野能考读绝不容易,但一个是她看着长大的,另一个也才比她大几岁,早能看出没什么长才。
她们家小五,少说也能中个举吧?跟着她们学,启个蒙、识点字倒容易,要说再进一步就难为这对卧龙凤雏了。不行,还得去府城。
于是她向黄婆婆打探道:“阿文,你们家二女在府城书斋,读书人的事想必比我们清楚。小五这要是想找个好先生…?”
黄阿文极少听人恭维,老姐妹李蛛这么一开口她觉得不妨事自然满口答应去替她打听,一时间满座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她也不去分辨几分是羡慕她生了个顶事的二女儿,还是羡慕李家小神童,只是自得。
不多时,人们就开始聊起孩子们的出路,席间几个工匠纷纷成了主角——毕竟人家的女儿有出息和自己关系不大,自家那不争气的才需要好好留意上哪做学徒呢。oxie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