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信上,这女子应该是个率真之人,未必存了什么坏心思……”郭襄试探着说道,“夫人不喜欢她吗?”
吕娟板着个脸,“不喜欢。”
【幽州】
曹操正在发愁。
一个叫田畴的人出了个主意,说北边山里有一条路,废弃两百年了,勉强还能找到些小路痕迹,不如从那里绕道偷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操觉得可行,于是率军后撤,临走还在靠近水边的道路旁边立了一个大木头,上面写着:“现在正是暑夏,道路不通,且等秋冬再进军。”这么个东西,看起来是通令全军的标识牌,其实是为了麻痹敌人。乌桓的骑兵斥候见到,以为曹操真的退兵了,欢天喜地的回去报告。
曹军绕道,由卢龙塞北出。
这个卢龙塞,就在山间的卢水之滨,是一个险要之地。后世将这里叫做喜峰口,抗战期间,中国军人在这个地方奋勇抵御日寇,喜峰口战役由此得名。
田畴给曹操指的这条路,其实并不算一条明路,甚至可以说是一条绝路。
因为过了卢龙塞之后,几乎就没有路。
曹军挖山填谷,开辟道路,在大山里辗转五百余里。
郭嘉觉得行军的速度太慢,向曹操进言:“兵贵神速。我们千里奔袭,辎重太多,行军缓慢,若被对方察觉,必然有所防备。不如留辎重在后,轻兵速进,攻其不备。”
曹军分作前后两队,前队火速进军,经过白檀、平冈,穿越鲜卑族的居住地,向东直奔柳城。
【乌桓】
曹军终于进入乌桓的地盘。
此时已经到了秋天。塞外的秋天,更加寒冷。
中途二百里没有水源,曹军凿地三十余丈作井。
没有后勤供应,粮食短缺,曹军杀马数千匹作粮。
郭嘉骑术不精,常常落在队伍后面。
吴明总是跟着他,防止这家伙掉队。
沿途已经有不少士兵掉队,这些失踪的士兵,再也没有回来。
这是曹军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次行军,甚至还有高级将领死在了路上。
破羌将军张绣就没有撑下来。
这个张绣,之前在宛城杀的曹操人仰马翻,也是一员猛将。这一路历经艰险,还没有到达柳城,张绣就去陪典韦了。
有一本书上写,五官将曹丕几次因邀请跟张绣会面,怒骂对方:“你害死我兄长,有何脸面见人!”张绣心中不安,于是自杀了。
这种说法有几个疑点:
第一,动机存疑。曹昂死了,曹丕就成了曹家的嫡长子,是最大的受益人。这一年曹丕二十岁,已经不是赌气的小孩子了,乌桓还未平定,他有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去招惹军中大将。
第二,时间存疑。曹丕此时只是个白身,五官中郎将是他四年之后的官职。
第三,地点存疑。张绣死在进军柳城的路上,这段时间曹军一路行军打仗,这两人竟然有闲工夫在半路上频繁相邀会面翻旧账。
不得不说,曹操这次远征决心之坚定。吴明在行军队伍中不仅看到了曹丕,甚至还有十五岁的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