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水浒天命之誓最强武将 > 第二百九十一章:乘船回家(第2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乘船回家(第2页)

大宋原本有密州、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广州六大市舶司,每年靠收税能得纯利320万贯。

到了政和二年(1112年),蔡京发现六大市舶司船队吞吐量非常大,但是税收却越来越少。于是鼓动徽宗取缔了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四个市舶司,一方面节省开支,另一方面加强对走私点的打击。只留下北方的密州市舶司和南方的广州市舶司。

  密州市舶司主要贸易对象是日本、高丽、辽东半岛等地。广州市舶司主要贸易对象是南洋各地。

这大宋看似海外贸易频繁,其实遵循的依然是重农抑商的国策,骨子里仍然是闭关自守的小家子气。

因为市舶司的商贸船都是官船,不允许民间出航,市舶司开设的目的不是繁荣经济,仅仅是为了朝廷提供赋税。比如,不允许私人船只出海,若有违反者,“徒二年,财物没官”;不允许铜钱出境,“以铜钱出外界一贯以上者,为首者处死刑”;连铜钱和私人出海都不允许,自然更不允许海外探索和移民。

这种自捆手脚的方式,导致大宋海贸看似繁荣,却无法扩展自身影响力。白白放着广阔的世界,迟迟无法打开大海航时代。

不让国人出海,却积极吸纳外邦友人来华。相当于主动把扩展世界的机会让给他国。

问题是,别国都能不远万里抵达你家门口了,说明他们的航海技术比你强大,凭什么还让你吸血?

这样被反噬的例子其实很多。

比如大唐时期,广州不允许汉人出海,却千方百计吸纳胡商来定居,最后导致大唐末期,胡人一看机会来了,十万胡人鸠占鹊巢,屠杀奴役粤人百姓数十年,也不再向大唐交税,建起了小王国。最后还是靠着黄巢攻陷广州,才拨乱反正。

到了大宋,依然沿袭大唐善待胡人之策。因为有黄巢杀胡的前车之鉴,胡商老实了许多,可随着他们人口逐渐增多,又开始了拥兵自重。到了南宋末年,胡商蒲庚寿在泉州搞起了国中之国,不但袭杀张世杰,还尽屠泉州城内南宋宗室,投降蒙元。一直到一百多年后朱元璋攻下泉州,才结束了蒲家对泉州统治。

到了大明,依然是这个德性。郑和七下西洋,看似是海贸盛世,其实沿袭的依然是“重农抑商”国策,下西洋的都是官船,不允许私船出海。七下西洋之后,将大明民间海商一网打尽。随后明朝便宣布海禁,官商、私商都没了,只能继续沿袭唐宋的老路,坐在家中,等着胡商上门。倭寇之乱和葡人霸占澳门就是主动放弃海洋,闭关自守的恶果。

到了清朝更不用说了,同样继承这种闭关自守的思想,自诩天朝上国,坐在家中,等着别国来朝贡。结果,英国殖民者发现自己年年贸易逆差赔钱,就不乐意了,一棍子打翻了清朝这个纸老虎。中华大地自此陷入百年屈辱之中。

所以,闭关自守真的要不得,不肯打开国门,放眼世界,最后只能落入妄自尊大的虚妄之中。因为当你停步不前的时候,别人可能正在发愤图强。

就以目前的广州城来说,政和元年,城内有胡商三万余人。这些胡商在广州聚集成坊,或者携家带口到广州,或者在当地娶妻生子,官方对这些胡商的管理,主要依靠“夷人自治“的方式,指定胡商中的一些久居广州,有影响巨大的商人,授于“蕃长“的职务,要求他行使一部分的管理职责。

这些胡商不远万里而来,他们的航海技术、绘图技术都经过了实地考验。而且还吸纳了大宋的造船技术、指南针、水手罗盘,可谓是取长补短。

这些胡商还在城内建立了许多蕃学,里面就读的都是胡商的子女,一方面教授中国的文化,另一方面也用阿拉伯语教授他们自己的文化。

而宋人在做什么呢?坐在城里等着收税而已。

晁盖在广州停留了三天,探查了广州市舶司、造船厂、胡商藩坊、城外农田等建设。却什么都没说,吩咐驻扎在广州的石宝,继续调动南离军修建、拓宽广州到周边各州郡的道路,之后便再次乘船出海北上。

九月十五。

抵达泉州。

泉州作为大宋六大港口城池,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主要出口陶瓷、丝布、金属器具、乐器等商品。北上经明州至高丽、日本航线;南下至东南亚、南亚、西亚航线,到南宋和蒙元时期,更是取代广州成为对外第一大港。但现在,因为市舶司暂停了七年,港口萧条了许多。目前只能靠造船业维持当地发展。

  九月二十二。

抵达温州。

两浙路的温州,以造纸、造船、鞋革、绣品、漆器著称,亦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之一。

十月初三。

抵达明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