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点了下头。
傍晚,
汴京,
祝宅,
从小雅巷娘家回来的倪祈秋带着女使进了内院儿,
看着正在院子散步的婆母,倪祈秋笑着走过去:“婆母,儿媳回来了。”
徐载靖姑姑祝徐氏一笑:“家里布置的如何了?”
“有孙家亲戚帮忙,布置的差不多了。”
祝徐氏点头:“那就好,秋儿你跟我过来,给相州老家写封信!”
倪祈秋赶忙走了过去,搀扶着自家婆母进了屋。
女使帮着在桌上铺着信纸,倪祈秋十分熟练的磨墨,一边磨墨一边道:“婆母,是有什么事儿?”
祝徐氏道:“方才侯府你表嫂来了,说侯府庄子上需要些会武艺的丁壮。”
看着倪祈秋的表情,祝徐氏继续道:“庄子上有需要日夜看护的东西,丁壮们白日还要干活,总要有信得过的人轮开值守才好。”
“儿媳明白。”
说着,倪祈秋便拿起毛笔掭墨写了起来。
“在信中说明白,侯府和咱们家会有银钱送到祝家堡,到时地里的活堡里雇人干便是。”
“是。”
二月下旬这日,
从去年冬至日算起的第一百零五天,
乃是寒食节,
京中有十五岁的姑娘们多是在此日行及笄之礼。
所以,今日一早孙氏便带着两个儿媳妇还有仆妇们忙个不停,准备着今日参加及笄礼所要穿的衣服、送的礼品。
勇毅侯府大门口,
往日悬挂灯笼的位置,
今日固定着两根细长的柳枝,
垂下的柳枝上串着一串昨日蒸熟的镶嵌着红枣的燕子状炊饼。
侯府的厨娘手很巧,红枣镶嵌在面中露出一小点,蒸熟后露出的红枣就如同是燕子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