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先生,您是想到了什么吗?”
老法的脸上立时浮现出了一丝犹疑,似乎在进行着某些思想斗争,最后还是说道:
“只是有一些模糊的猜测罢了。。。。。。。”
“我认为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例如铂电极内原本存在着某些的电荷,它们原先保持在一个比较均衡的封闭状态,从而没有展现出带电的属性。”
“在光照的情况下被激发——或者说平衡的那个结被间断了,导致出现了电势差?”
“不过这样一来,激发的实际环境恐怕就肉眼不可见了。。。。。。”
看着侃侃而谈的老法,徐云默然不语。
不过紧握的双手,表明此刻他的心中并不平静。
众做周知。
光伏现象的本质要归结于原子能带结构,涉及到价带和导带的概念。
所谓价带,指的是离原子核比较近的区域。
这里的电子都被紧紧吸住,无法轻易逃离。
导带则是远离原子核的区域,这里的电子不受监管,比较自由。
如果有外加电场让这些电子跑起来,那材料就导电了。
除了这两个区域,在价带上面、导带下面还有一个区域。
这个区域不允许电子存在,也就是禁带。
所以在自热界,一般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
一种禁带很窄,或者干脆没有禁带。
在室温下,它的价带外层电子可以轻易跃迁到导带上。
这就是导体。
相反如果材料的禁带很宽,一般大于三电子伏特,在室温下电子老老实实地待在价带上,那它就不能导电。
这就是绝缘体。
而在价带和导带之间、能隙小于3ev的材料,就是半导体。
这些电子会形成一个叫做pn结的东西,两端显不同的电性,进而形成一个从n指向p的电常
这个电场是自发形成的,因此也叫作导体的自建电常
至于光伏效应的作用呢,就是让那些已经成对的价带电子再次受到“诱惑”。
也就是价带电子吸收了光的能量,能量变高,跃迁到了导带上。
脱离了电子的空穴受到自建电场的影响会被扔到两边去,形成一个从p指向n的电常
这就是光生电场,方向与自建电场相反。
此时只要外接一个回路,由于电势差的存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了。
这也是后世光伏发电的原理,只是利用率一直上不去,所以还只是个发展中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