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商人是做生意多年的,本来只是想着报纸上能给他写一行字就不错了,结果闻人笑竟然是想给他放大幅的图,娱乐周刊的彩图他是见过的。
当时第一期的花旦如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花旦所在的戏班子更是如日中天,按闻人笑说的那位花旦拿着他家的胭脂拍一张放到比娱乐周刊销量更好的新闻周刊他都不敢想他家的胭脂得多火。
更不用说人家还给他火车站立牌子,火车站如今是各路有钱人没事都要去的地方,火车如今虽然就通了到京城跟草原俩条线,但是一路的站点不少,每个站点也放大幅的彩图的话他真是给祖上添光彩出息了。
幻想了一下美好未来,商户激动道:“我愿意掏钱,就按您说的那个数。”
应开霁再次目瞪口呆,要知道闻人笑要的那个价格连他都觉得离谱的高。
于是新一期的报纸诞生了,新闻周刊第一次上了彩色的图片,美艳的花旦捧着一个精致的胭脂盒子,上面‘刘记海棠胭脂’几个字被放大到了旁边。
这一期报纸因为考试的事情看的人非常的多,刘记海棠胭脂算是彻底的出名了。
某地一个落第秀才本来买一份报纸是为了看看秀才以下的人想考试可以选择什么职位,结果这一期首先入目的就是胭脂广告。
就算他对这个不感兴趣也盯着看了好几眼,因为画面真的很美。
各地的商户看到后更是震撼,竟然还能这样。
大家伙都没想到他们万分看重的时政报纸竟然会给一个胭脂说好听的话,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于是凡是生意做的大的一个个收拾行囊就要去云州城的报刊总部,他们也要上报纸。
这才发行了俩天的报纸刘记海棠胭脂已经无人不知了,大家都觉得他们家的胭脂最好,虽然还没见过,但是能被报纸刊登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好?
胭脂铺的刘老板这几日更是忙的脚打转,因为他那几个店铺已经供应不过来了,人人都要他家的胭脂。
更有无数远道而来的客商想拿货回自己家乡卖,生意太好也是一种烦恼,如今就是走街串巷的货郎也说自家的胭脂是刘记出来的。
除了胭脂备受关注,这一期对于考试细分的类别更是被所有读书人讨论。
淮唐某个不起眼的茶馆里一个穷秀才开口道:
“这次你们报名吗?”
另一人接话道:“兄台,你该问大家报考哪一个位置。”
“可是我老师说这这种考试到底跟进士秋闺比不了。”
“比不了怎么了,如今就是有本事中状元谁又给开科举?没有一个称帝的谁敢开?”
“这话很是,何况比咱们学问好的大把,咱们淮唐这个地界读书好的那是遍地都是,往年多少进士都是咱们这里的,这次既然可以直接当官自然要珍惜,我已选了一个冷门的位置,想来争取的人会少一些。”
这次考试其实对于家境差的读书人来说是个好机会,本来就教育机会比不得大家族,很多人考一辈子也考不上秀才,能当个小吏也知足了。
以前好些进士等着授官都要好几年才能有一个缺儿,就那还得上下打点。
读书一般的满意这事儿,那种自觉状元之才的就不太满意了,毕竟考上状元可是能打马游街的,随意报考算怎么回事。岂不是辱没了自己的文采。
看大家议论声音这么大,应开霁直接向凡是发行了报纸的州府发函,让他们在当地自己的报纸上可以接稿讨论一二。
于是第一场报纸讨论开始了,大家第一次见这种讨论方式纷纷投稿,而且报纸上有个笔名就好,不怕得罪观点不同的人。
王子墨收到稿子后自己先看了看,然后发现文人骂人才是厉害,一个个不带脏字就把人骂的狗血淋头。
发表后所有的读书人都被带动了积极性,因为不光能骂人,凡是说的有理有据还能被选送到新闻周刊发表让全国百姓一起看。
这是什么?这是出名的机会啊!
虽然报刊都会征稿,但是应开霁目前也就学习周刊征集了几次,如今这次才是彻底放开了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