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贪,在帝王身上展现的尤其淋漓尽致。
大权在握,自然会想要长生不死了。
定了定神,嬴政躬身行礼,道:“先生所传之术,可的法吗?”
有了罗浮的解释,嬴政的确明白了何为法,何为术,何为道。
在嬴政的认知之中,如果用他所重视的法家来形成的话,那么道就是法家的概念,法就是商君所指定的法了,而术,那顶多就是帝王操纵人心的手段。
相比起来,嬴政并不在意法家的道,反而更加在意法家的法,至于说术,他同样也看不上。
“因人而异!”这次罗浮并没有真正的正面回答,而是给出了一个看似有希望,实则不过是糊弄人的说辞。
是的。
因人而异,这句话此刻的环境中,本身就是一种介乎于对错之间的状态。
所谓对,则是对某些人来说,通过长生之术,的确有可能一窥长生之法的奥妙。
至于说是那些人,那当然是被罗浮认可的人了,千万别忘了,现在就连儒道圣域这个真正世界的大道都在罗浮的掌握之中。
伴随着儒道圣域体系的传播,罗浮俨然已经真正能够做到,说你行,你才行,不行都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他是真正的将万千玄妙,存户一心的状态。
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所谓的因人而异,才会处于一种薛定谔的状态。
行不行,全看罗浮之后怎么想。
可惜,始皇帝嬴政可不清楚这些,他还真以为,罗浮说的是真的呢。
目光中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来。径直朝着罗浮欠身行礼,大礼参拜,道:“请夫子传授长生是法。”
所谓夫子,在如今这个时代,可不是孔子的专属,甚至一直到日后,也不是,而是一种对于授业恩师的尊称。
很显然,在长生之术上,始皇帝嬴政俨然时将罗浮当成了自己的恩师了。
罗浮微微颔首,说道:“可。”
话音落下的瞬间,一抹薄雾,在罗浮的身前凭空浮现,迎面朝着嬴政扑了过来,速度之快,甚至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反应过来。
这些薄雾,在扑到了嬴政身上的瞬间。竟然轻而易举的没入了嬴政的体内。
这一切发生的速度之快,甚至让那些内侍根本没有一个来得及反应的。
等到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一切却已经尘埃落定了。
一种内侍,看到嬴政在被薄雾扑上后,竟然突然没了动静。
一时间,不放心的内侍,顿时凑了过来。
罗浮见状,却是提醒道:“无需担心,陛下不过是在接受我所传授的长生之术罢了。”
果不其然,只是短短片刻,嬴政就长出一口气,语气中满是亢奋之色的说道:“六库仙贼,圣人盗?窃钩者诛!盗国者侯!窃命者仙,窃天地者,长生不死,好一个六库仙贼,好一个圣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