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前提下,栗仓冲锋陷阵,栗太后背后遥控,要扶持皇庶长子?
这要还出不了乱子,那才有鬼了……
对于栗仓的动机,刘荣了然于胸,也乐得如此。
只要栗氏不像曾经的薄太皇太后,又或是时至今日,都还没有死心的馆陶主刘嫖那样,非要让自家的女人做皇后,刘荣便乐得栗氏提前交好下一代皇储母族。
但这个皇储母族,却并非栗氏所能自由挑选的。
——必须是曹氏!
好在栗仓还没有开始行动,刘荣也就乐得顺水推舟,将栗仓引往正确的方向了。
“栗氏交好平阳侯曹氏,从而和皇后,以及日后的太子搭上线;”
“待日后太子得势,栗、曹二族通力协作,扶保太子。”
“再等朕百年,栗、曹而是稳步交接东宫之权。”
“如此,栗氏一族,便也算是软着陆了……”
考虑到这些,刘荣也不由暗暗赞叹起栗仓的大智慧。
——太后家族的外戚,是必定要没落的。
因为太后并不世袭;
太后是你家的女人,那你家显赫,等太后换了人,自然就换人家显赫,你家自然也得让出‘外戚第一大族’的宝座,并随着岁月泯然众人。
既然必定要没落,那留给外戚家族的选择,其实也就剩下了两个。
——是向吕氏外戚那般硬着陆,甚至直接就在空中爆炸解体?
又或是像薄氏那般,毫无准备的突然着陆,虽然算不上硬着陆,却也是毫无征兆的衰败?
栗仓最终的选择是:绝对软着陆。
提前交好下一代太后家族,并好声好气的平稳交接权利,润物细无声的退出汉家的政治无奈,乃至华夏历史舞台。
这样的智慧,让刘荣无比的欣慰。
自然,也就有心出手,帮这个堂兄一把……
“再给栗仓多带一句话。”
“——秋七月,朝堂或会招关中良家二十万,北上燕、代御胡。”
“羽林、虎贲二校虽还未练成,但朕曾常闻:读书万卷,不如行路万里。”
“没见过血、没经历过战场的残酷,就算操演的再威武,也终归不过是花架子。”
“让栗仓着手准备,从羽林、虎贲二校,挑出年十七以上,且较左右更悍勇者各五百——共计千人,暂编为观战受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