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满屋子人皆呼出一口气。
沈却紧着的眉眼恍然一松,抚干净尘灰,便迈步朝前,“还围着此处作甚,去点上爆竹热闹热闹。”
“是了是了,得为沈二娘贺一贺!”
“新岁逢喜,乃是极佳的祥兆!”
书阁内众人风流云散,须臾便听噼啪声复响。
沈却悄移泛疼筋骨,推着她稳稳入廊。
漫漫瑞雪天降,红窗点缀,星火燎放。
廊之尽头,素舆忽而停下。
风雪一寸寸拂面,殷素未觉冷,反觉半丝热意贴来。
她似有所感般的转头。
却见身后郎君低垂身,于万声俱杂的清雪间,唤上久难听闻的小字——
“殷茹意,百病皆除。”
沈意终归只作避世虚名,瑞雪吉兆在上,要保佑你安康。
沈却盯着她半转而愣的脸,牵起些淡笑,继而不慌不忙地推着素舆步落茫茫间,寻那惊逃炸毛的雪姑。
唯剩殷素那颗心,不知何处安放。
“二娘快来瞧雪姑,毛都竖若长针呢!”
“雪姑莫逃!”
“快快,接着点上!”
远处檐下,王代含笑而立,轻挽沈顷衣袖,“原打算拜过灶神,今日便不叫他们出宅,如今依着他们胡放,只怕团圆宴未及开席,便要没了烟火呢。”
“前些日子不是言,让遇之带着二娘出宅么,我瞧对街巷尾的崇安寺,新筑抱厦已成,又逢新岁,只怕正热闹呢!便叫遇之他们过来拜了灶神,再出去玩上半刻。”
王代玉闻觉有理,忙朝前迈了一步,敞开声嗓唤:“遇之,快些带着二娘与孙娘子过来接灶神。”
腊月廿四,沈宅规规矩矩送走了灶神,而新岁除夕夜,灶神重返人间,自要热热闹闹迎回来。
灶台上立了面灶神画像,其下置满果子蜜饯,黄酒炙肉,又瞧纸马与桥横于上,香烛缭绕。
庖厨内骤然收敛安静下来,殷素纵是坐于素舆上,亦直起半面身庄重合掌。
王代玉扫了眼堂中置设与人皆已完备,忙先叩拜,而后清嗓斜立于旁,诵读祭文,“伏惟灶君,职司火德,上言天地好事,下保人间平安,今值岁序更替,灶君将架云车而返……”
恳切清声伴着叩拜点烛,井然有序而行。
沈却伏地,行三跪九叩之礼,方抬手烧了案前纸马云桥。
殷素坐立不安,低弯着身悬而空叩了五个头,才敢起身。
云雾迎风而散,沈宅上下皆一一虔诚叩拜,方结束了祭祀。
众人撤下摆置,分食供品,踏出庖厨之际,一个个皆扬笑声高,“灶君可要保沈宅平平安安,顺遂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