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的秋天,带着一丝高原特有的干燥与凛冽。
李东沐站在市委办公楼宽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正在努力焕发新生的千年古城,心中倍感交集。
“书记,卫健委张主任和晋阳医科大一附院的赵院长已经到了。”秘书轻敲房门后走了进来,低声汇报。
李东沐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道:“请他们进来吧。”
很快,市卫健委主任张建国和一附院院长赵伟快步走入。两人的脸色都不太轻松,尤其是赵伟,眉宇间凝结着一股化不开的愁绪。
“坐。”
李东沐走到会客沙发前坐下,开门见山:“赵院长,上次常委会定下的,关于绩效考核改革的初步方案,在一附院试点推进得怎么样了?盛京协和张斌教授那边,有没有什么意见建议?”
赵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汇报听起来积极一些:“李书记,张斌教授的到来,确实给我们心血管内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上个月他来的两天,做了三台高难度示范手术,带了五个疑难病例讨论,科室的年轻医生们都觉得受益匪浅,眼界开阔了很多。病人听说有盛京协和的专家坐镇,挂号咨询的量也明显增加。”
李东沐点了点头,这是预期中的好消息。阻力呢,恐怕也不小吧?”
赵伟和张建国对视一眼,张建国接过话头,语气沉重:“书记,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绩效考核改革,触动了一些老资格、但门诊和手术量不多的专家的利益,他们明里暗里表示不满,认为新的考核标准唯工作量论,不够尊重学术和资历。二是关于我们计划逐步清理、取消科室承包的问题,院里……各大医院最近流出了一些不好的声音。”
“什么声音?”李东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平静却带着压力。
“有人说,这是外行领导内行,是砸大家的饭碗。说科室承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调动科室积极性、弥补医院拨款不足的有效手段,贸然砍掉,会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医护人员的收入。甚至……甚至有人私下说,这是市委为了政绩,不顾医院死活的拍脑袋决策。”
办公室内的空气瞬间凝滞。
李东沐放下茶杯,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没有动怒,只是嘴角泛起一丝冷意:“哦?政绩?拍脑袋决策?看来,有人很不希望我们动这块奶酪啊。”
他看向张建国,“建国同志,这些议论,是自发的,还是背后有人指点?”
张建国谨慎地选择着措辞:“目前看,主要是院内的一些既得利益者在发声。但是……舆论发酵的速度比我们预想的要快,而且,指向性非常明确。省卫生工委那边,最近也有人私下问起我们医改的具体方案,语气……颇为关切。”
“省卫生工委……”李东沐轻轻重复了一句,眼神深邃。
省委副书记高志远,恰好是省教育工委和卫生工委主任,联系着群团和科教文卫工作。这看似正常的“关切”,背后是否藏着那只若隐若现的手?
李东沐知道赵伟的顾虑,因此目光坚定的看向他:“赵院长。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触动既得利益的改革。张斌教授这块招牌,我们必须用好、用足,这是提升我们技术水平和声誉的突破口。绩效考核改革,方向是对的,但要注重方式方法,对于老专家,可以考虑设立学术贡献、人才培养等综合考评维度,避免一刀切,但要明确传递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服务至上的信号。至于科室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