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价格在300美元以下,10万台,先来10万台过过瘾。
不多时,德比特里的资金调配到位,只需要静静等待商家上货。
…………
798艺术区。
林易拿着喇叭,开始充当这一次技术发布会的导演,站在台下意气风发地指手画脚。
“第1道流程,演讲人出场,灯光先打向帷幕,帷幕缓缓拉开,人出现在灯光里,随后灯光跟着人走,走到舞台中间。”
“聚光灯消失,舞台整体光线亮起来!”
“现在来走一遍!”
啪地一声,灯光师将聚光灯打开,对准舞台的入口处,在短暂几秒后,入口处的帷幕缓缓拉开,穿着休闲西装的雷钧满脸带笑,左手抓着话筒,右手抓着一本台词,刚出现在聚光灯下,他就迫不及待地挥手。
随后脚下生风,几个大踏步就走到舞台中间,先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最后朝前方微微点头。
等他做完这一些流程,林易将喇叭送到嘴边:
“你能不能走慢点?”
“步伐平稳一点,不要像有人在后面追你一样,慢点,动作慢点,平稳一点。”
“重新来一遍!”
雷钧先回到入口处,聚光灯关闭,帷幕拉上,两分钟后,聚光灯重新开启,锁定入口处的帷幕。
帷幕缓缓拉开,雷钧嘴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脚步平稳地向前移动,最后,在演讲的位置停下。
“你走的时候表情不太自然,动作也不太自然,多练练。”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演讲,收音师麻烦让设备组把设备全部启动。”
布置在舞台周边的声光设备一一启动,而站在最中央的雷钧,一直站在那里,过了半晌,他才结结巴巴的开口:
“那个……流程是什么来着?”
“问好!”林易在台下提醒,雷钧站在台上,先瞄了一眼被他藏在右手手心里的台词本,随后将话筒送到嘴边:
“感谢各位先生女士,愿意在这个原本应该是闲暇休息的周末,来参加我们的发布会……”
“为了传递信息,我们的先祖用尽了一切办法。”
“他们制造了800里加急,制造了烽火台,制造了鸿雁传书,制造了飞鸽传信……”
“直到1876年3月10日,世界上第1个拥有专利的电话的发明者,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成功测试了他的有线电话,他向他的助手托马斯·沃森,说出了这个世界上第1句由电信号转换的语言,沃森先生,过来一下,我需要你。”
“从那以后,信息传递的方式被彻底改变。”
“1900年,阿美莉卡发明家雷金纳德·费森登通过条幅无线电波,首次实现无线语音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