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这些文字看了很久,他将记录工作的日志本翻到这个月的第1页,开始从头到尾阅读文字。
同时回想文字记录的那些画面,不知不觉,他就读到了昨天的内容,和今天看到的画面几乎一致,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细微区别。
自己的工作,就是记录这些细微区别。
深吸一口气,他重新抓起钢笔,在工作日志本上,写下第1行字:
【今日工作……】
他在忙着整理工作日志,燕京,总装海军部门办公室。
朱靖垚挂掉和高海的电话后,又将电话打到档案处,“小张,你们把去年到今年,各个驻场军代表的工作日志给我送过来一下。”
“我要看点东西!”
电话随后挂断,没多久,档案处的工作人员就将几十本工作日志用推车推到朱靖垚面前。
挥手让档案处的人下去后,朱靖垚按照归档日期,一本本翻开工作日志。
工作日志里,驻扎在各个项目,各个工厂的军代表们,事无巨细地记录了工作中发生的事,也记录了项目的详细进度。
随手翻看了一会儿,朱靖垚将这些工作日志放到办公桌上,打开电脑,开始整理工作日志中的时间线。
项目有好几个,所以整理出的时间线也有好几条。
从中午一直忙碌到下午,他才勉强将这几条时间线整理完毕。
有了详细的数据,这些项目在各自时间线上的进度,就一目了然。
在这几个项目里,有一个项目的时间线进度,和其他项目横向对比后,看起来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而这个项目,就是001号航母项目。
在项目前期,这些项目的进度几乎没有区别,大家都是一个鬼样子,画设计图,提出技术要求,满足技术要求。
到项目中期,航母之外的其他项目速度明显加快,航母的进度在缓慢落后。
然而,这种缓慢的落后,在一个名字出现后,速度开始骤然加快。
这个名字,就是小米重工。
交给这个公司的分部项目,他们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项目研究,然后将项目研究成果转换成产品,并且,生产出的产品完全不像是第1次生产,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他们还能保证质量。
还是远远超出同行的质量!
看到质量,他又起身,走到靠墙的档案柜面前,在档案柜里翻找了几分钟,就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一份报告。
【关于安成钢铁集团复试小米重工集团特种合金的结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