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对方舰队规模和质量均远超我方,且处于外线有利位置。是否……改变计划,避免正面接触?”
参谋长谨慎地建议。
孔茨脸上闪过一丝挣扎和屈辱。
改变计划?退缩?那国内那些指望海军挽回颜面的议员和民众会如何看他?海军部刚刚争取到的有限拨款恐怕又会泡汤。
“不!”
他咬牙道。
“继续按原计划进行!这里是国际水域!我们有权航行!保持队形,发出识别信号。
让小伙子们打起精神来,别让炎国人看扁了!”
不久,两支舰队在辽阔的海面上遥遥相望。
一边是阵型严整、装备精良、气势逼人的钢铁长城;
另一边则是努力保持队形、却难掩技术与数量劣势、带着悲壮色彩的挑战者。
炎国的侦察机甚至飞临美士兰舰队上空,进行低空“观摩”,引得美士兰水兵紧张地仰头张望,高射炮手的手指紧紧搭在扳机上,却不敢有任何动作。
这种极不对等的“对峙”持续了数小时。
炎国舰队始终保持着压迫性的优势阵位,仿佛猛虎审视着猎物。
美士兰舰队则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最终,在完成既定的“展示”任务后,美士兰舰队率先转向,向着圣迭戈的方向返航。
他们的“勇气展示”更像是一场在强者阴影下的艰难跋涉。
“泰山”号舰桥。
看着美士兰舰队远去的烟柱,沈鸿烈轻蔑地笑了笑:
“还以为能有点新花样。通知奉天:美太平洋舰队企图前出展示,遭我舰队有效慑止,已无功而返。
建议进一步加强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基地群建设,尤其是航空力量部署。
下次,我不希望再看到他们的战舰出现在我的望远镜里。”
华盛顿,海军部。
孔茨将军的汇报电报充满了沮丧和紧迫感:
“……我方与炎国海军特混舰队遭遇。对方实力远超预估,尤其航空母舰运用已非常成熟,其舰队整体训练水平和技术优势明显……1912年的劣势并未扭转,反而扩大……强烈建议,必须立刻、不惜一切代价加速航母研发和建造,扩大舰队规模,否则,在西太平洋乃至整个太平洋,我将永无立足之地!”
这场力量悬殊的“对峙”,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部分还抱有幻想的美士兰人。他们绝望地发现,曾经的屈辱并未过去,太平洋的天空与海洋,依然被东方的巨鹰和鲲鹏所主宰。
夺回夏威夷、挑战炎国太平洋霸权的野望,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遥远而艰难。
太平洋的暗流之下,不再是争霸的号角,而是弱者不甘的喘息与强者冰冷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