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衣橱后是一个小房间,
老旧的印刷机正由两个工人操作着,不停地运转,发出低沉而规律的噪音。
高尔基问:“《朝闻道》怎么样?”
格林金回答:“供不应求。”
他不由得叹气,
“一台机器的效率太低,我考虑过不印刷《乡村教师》、《朝闻道》,只印刷《动物庄园》,然后制作成小册子。但是……唉……你知道的,那两篇也很好,我实在不忍舍弃。”
高尔基“嗯”了一声,
“我明白你的想法。陆教授的作品实在是……”
他没有给出准确的形容词,而是从怀中摸出一个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面磨损严重,应该是跟着主人在西伯利亚吃了不少苦头。
格林金问道:“这就是你找我的原因?”
他接过了本子。
高尔基提示:“从后往前翻,那里有陆教授的一首长诗……诗其实是我写的,但陆教授画上了点睛之笔。”
格林金按对方的要求翻阅,
“这篇《海燕》吗?”
高尔基点头,
“你读读看吧。”
格林金遂沉下心来仔细阅读,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这首诗写得极好。
开头,极力渲染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紧张气氛,
连带着格林金也跟着紧张起来。
诗歌能调动读者情绪,无疑是成功的。
他读着读着,声音渐渐大了起来:“——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高尔基伸出手,帮对方又翻了一页,
瞬间,格林金瞪大眼睛,
——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