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什科夫当然听出了陆时的嘲讽,
他没有反唇相讥,而是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回道:“《复活》不如《羊脂球》,是因为两本书同样写妓子,前者的讽刺不够彻底。”
两本书的主角都是妓子,
在《复活》中,主角饱受摧残,被诬陷判死刑,最后还冤死狱中,
而里面刻画的一个个“上层人士”,个个都是人渣。
讽刺不可谓不深刻。
陆时皱眉,
“两本书到底在哪里……唔……”
他一拍额头,
“我没记错的话,《复活》的出版受过波折?”
彼什科夫的表情出现了动摇,努力板着脸,说道:“陆先生似乎有什么轶闻。”
陆时确定地说:“绝不是轶闻。《复活》因为过于辛辣,沙皇扬言要逮捕托翁,出版社甚至不敢出版。无奈之下,托翁只能自费出版,但阉割掉了不少内容。”
萧伯纳惊讶,
“竟然还有这种事!?”
陆时点头,说道:“所以,彼什科夫先生说《复活》的讽刺不够彻底也没什么错,因为里面略去了大量对统治者的描写。这种‘不彻底’,反而是最彻底的讽刺。”
彼什科夫看向陆时的目光变了,
他赞许地说:“我本以为两位是附庸风雅之辈,却没想到是真的了解《复活》。”
一边说,一边脱帽致意。
陆时嘴角勾起,
“看样子,你也是《复活》的拥趸。”
彼什科夫纠正道:“所有俄族人都应该是《复活》的拥趸,只有沙皇可以不……哼哼……沙皇算不算是俄族人,我不太好说。他甚至可能就不是个人。”
这哥们说的其实是个梗,
当年,法国人处决路易十六,有句名言:
“死一个国王,算不得是少了一个人。”
萧伯纳作为剧作家,也很快想起了这个梗,忍不住笑道:“彼什科夫先生,你想砍谁的脑袋?”
这本是一句缓和气氛的话,
没想到,彼什科夫竟然异常严肃,顺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往下聊:“陆先生应该是憎恶沙皇的吧?毕竟,你刚才为《复活》不能完整出版而扼腕叹息。”
这话可不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