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由得轻笑,
“写得不错。”
斯科特白他一眼,吐槽道:“你倒是不慌不忙。你是不知道,现在有很多读者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有道理,认为你不应该连载《魔戒》,还是侦探推理小说适合连载。”
陆时摊手,
“《罗杰疑案》适合连载吗?”
反问完,指指文章道:“这上面还拿《罗杰疑案》举例呢~”
斯科特挠头,
“这……”
陆时笑道:“那些读者会有‘侦探推理小说适合连载’的说辞,纯粹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个类型,想让我搁下《魔戒》,转而连载侦探推理。”
斯科特和夏目漱石大笑,
也就陆时这种全能型的作者能说出这种话来了。
夏目漱石问道:“什么类型的小说适合连载?《我是猫》适合吗?”
事实上,《我是猫》本就是连载的,
在夏目漱石回到日本后,于杂志《杜鹃》上连载,之后再汇编成上、中、下三册出版,从而获得相当可观的稿费和版税。
陆时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事实。
他没有回答,转而问:“为什么书有适合连载、不适合连载之分?”
斯科特说:“文章上写了,也举例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写得太久了,担心前后矛盾嘛~”
陆时笑笑,没有反驳。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庸。
金庸的武侠小说普遍有三个版本:
最早期的连载版、
最为大家熟悉的三联版、
晚年修订的新修版。
其中,差异最大的是连载版和三联版,因为连载版有大量前后矛盾的情节,三联版进行了修改。
这一类的矛盾很多,
就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最初的描述是“聪明伶俐”,能把两军交战的场面复述得清清楚楚,但后来金庸想明白了郭靖的人设,便改成了榆木脑袋。
连载的特点便是如此,纵使有大纲,作者还是难免产生新想法,
但已发的章节又收不回来,只能吃书。
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作者受读者影响,
陆时记得,《神雕侠侣》中小龙女本来是死了的,但因为读者们反对,硬是逼得金庸把小龙女从谷底拉了上来。
夏目漱石说:“我觉得不用担心,《魔戒》不是已经写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