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叔叔阿姨,咱们先去住的地方,好好歇歇!”
“我们团的团长啊,刚才知道你们到了,特意给我打了声招呼,让我好好招待你们!”
“一路上累了吧?咱们先去歇歇,晚点一块吃饭!”
说罢,史继东非常自觉的肩负起了“导游”的职责,引着赵跃进三人,便要往营区里走。
“班长!还没登记呢!”
“嗨!又不是外人,登啥记啊?”
还不等史继东作答,负责将赵跃进三人一路接到陇西的军务参谋,便满不在乎的挥了挥手。
“叫你过来,就是为了让你这个当儿子的,亲自过来接一接自己的亲人。”
“现在人都接到了,还墨迹啥?”
“叔叔阿姨一路上都累坏了,你赶紧带他们进去歇着!”
“登记的事有我呢,不用你操心!”
“就是!都自己家人,整这么多幺蛾子干啥啊?”
说罢,史继东根本不征求赵卫红这个当事人的意见,便起哄似的命令道。
“全体都有!”
“带着咱爸咱妈,还有咱叔,回营咯!”
“是!”
在住宿地点的选择上,再次充分体现了赵卫红,如今在347团之中的地位。
家属探亲,在部队是常有的事。
而在“安置家属留队住宿”这个环节中,其实有着很多讲究,并且能充分体现部队特有的“人情世故。”
一般来说,部队里有三种地方,可以安置到队探亲的家属。
干部宿舍,招待室,还有平日不对外开放的小公寓。
这三种之中,干部宿舍属于是最差的级别了。
因为这地非常偏僻,把家属安置在这,几乎是明摆着在告诉来队的亲属,你们的到来,其实是给部队添麻烦了,容易影响部队的正常训练,探完亲了就抓紧走人。
招待室,则属于是“不好不坏”的级别,但要是碰上那种没有干部宿舍的独立驻防单位,招待室也就成了最差的级别了。
而在这一环节,最高的“礼遇”,自然是将家属,安置在小公寓当中了。
至于这些“待遇”,是根据什么决定的
全看当事人在部队之中的表现!
表现愈好,当事人家属来队之后的待遇,便会愈高!
而若是狗班长见了都摇头的兵,哪怕其家属的地位,有多么显赫,也不可能得到像赵卫红这种顶格的“待遇!”
这就是部队里的“人情世故。”
只要能力强,肯吃苦,在部队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其他人发自内心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