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能做到这一步,我就满足了。”
郑华此刻就像是一个喋喋不休的老头子一样,和王东来讲述起来。
王东来坐在对面,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静静地听着郑华的讲述。
因为,他知道郑华不可能只是为了找自己说这些话。
果然,在感慨完之后,郑华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王东来,你留校吧!”
“十九岁,正教授,只需要再沉淀几年,杰青必定有你一个,之后的长江学者,以及院士,都可以借助唐都交大这个牌子,让你走的更加顺畅一些。”
“虽然其他学校可能也会开出这样的条件,但是绝对不如唐都交大的决心和支持力度。”
“这里,有你大学生活,有你的大学同学,也有你的师长。”
“我不敢对你保证什么校长的位置,可是以我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综合各方面的条件来看,唐都交大才是最适合你的地方。”
“清北有资源,有资金,有项目,可是以你脾气,去了哪里,恐怕不会得到像是在这里的重视。”
“不,不是恐怕,是一定。清北高人辈出,能人无数,如果只是学术上面的问题,以你的天赋根本不算什么,我相信你肯定能够做出一番成绩。只是你并不是一个安分做学术研究的性格,我看的出来,你对很多事情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不是一个一心只想搞学术研究的人。”
“所以,清北并不适合你,其他的几家学校虽然也不错,可是他们却没有证明自己对于你的重视态度。”
“只有我们唐都交大,真真正正地拿出了自己的态度。”
“作为校长,我希望你留下,带着唐都交大变得更好,走向国际。”
“作为一个长辈,我也希望你留下,毕竟你是我们学校这么多年走出来的又一个天才学生,新时代,唐都交的牌子能不能维持住,面对的挑战很大,有你这样的新生力量,我也能放心。”
郑华的这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可以说是掏心掏肺了。
从各方面都给王东来分析了一波,话里话外都流露着唐都交大才是王东来最好的选择。
在这些分析里面,郑华并没有提到国外的高校和研究所。
这是因为郑华从之前王东来的行为和举动之中,能够感觉到王东来对于国外高校和顶尖研究所的抵触。
所以,才会不提及那些顶尖高校和研究所。
听完了郑华的话,王东来并没有急着给出自己的答复,而是转过话题说道:“校长,唐都交大我其实还是很有感情的,我也希望能够留在这里。”
“不过,正如校长刚才提到的我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者,除了学术上面的事情,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比如发明出手机快充技术,应用于商业领域,这只是我所做的一部分。”
“所以,在我身上,除了一个学生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商人的身份。”
“这一点,校长应该能够理解吧。”
郑华点了点头,丝毫没有当成一回事,说道:“这一点并不是问题,国家其实也有规定,并没有严格要求老师不能开办公司,只要你想,学校可以为你提供一些优惠创业贷款,以及办公场地。”
“你的发明创造,学校也不会染指,你尽管做你的实验,以及学术研究就是。”
听到这里,王东来摇了摇头,说道:“这一点倒是不必了,如果我留校,那么就要在合同上,对这一点特别约定好,先小人后君子,希望校长能够理解。”
“留校可以,我这个年纪,让我去带研究生什么的,我也不适应,等再过几年再说吧。”
“另外,那就是一千万的关怀资金,我希望学校能够正确地使用这笔资金,而不是拿去作别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