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这位千岩先生就换了日文,深深的看了一眼李轩。
“我们不会是最后一次见面。”
我就找到了一个真正的人才。
一个,绝对比眼前这个李轩,更有才华更具地位的人才。
他的“电影”,才有着更具备国际化的性能。
眼前这小子的狭隘思想。
就绝对会阻止他的未来呀。
柳美珍就没有继续对李轩发出邀请。
这件事就不能着急。
既然体面的方法你不吃。
那就用不那么体面的方法吧。
至于柳美珍说的不体面的方法,和千岩代表在后年的计划息息相关。
要去观礼一部华语电影,一部。
目前被誉为华语第7代导演魁首的人的电影,一个同样的,具备海外能力的‘人才’,按照她得到的消息来看,这个陆传拍摄的南京题材的电影,是剑指东京电影节的。
这其实就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南京题材的电影和东京电影节,这个在岛国是很敏感的问题。
当他的‘志向’就让他感到有趣
不过,狮门影业就不拒绝将这落后国家的的‘人才’收拢。
只要他能证明自己是真正的人才。
“还要去见见我们的‘老朋友’贾章柯老师下一次去华夏,也有得忙的。”
李轩在半岛没有留太久,参加完《活埋》欧美版的首映式之后,就准备离开回去准备接下来《漫长的季节》的宣发程序。
还有《南京照相馆》的一些准备工作。
按照系统的话来说——沉浸进入这剧本里,是需要一定的精神抗压能力的。
比起在《三国》扛下的压力更大,更强!
就算系统不提醒,李轩也会去做也会自己去了解,去理解剧本,然后融会贯通。
对于那段‘历史’,李轩是经历过一些零碎的片段的,作为《恰同学少年》,作为《暗算》,分别是在战争的‘前夕’和‘后期’。
去经历的这些事情,李轩便有着自己的。心里准备。
未真正的经历,沉浸,谁也不知道,自己对这份历史的感情感觉,能否去到最‘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