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虽然热度高,看似遍地都是钱可以随便捡,但其实技术门槛非常高,光是算法这一条就能直接把绝大部分想要跑进来捡钱的创业者给卡在门槛外头。
AI领域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高科技巨头的游戏,和普通企业,创业者其实关系不大。
而在深城的徐申学,在收购并拆解了英伟达后,已经不太关注这些事情了,提前扼杀了威胁后,后面AI领域按部就班的发展就行了。
反正半导体基础水准就摆在这里,也没办法超前太多了。
毕竟再怎么样,用现在二十八纳米工艺搞出来的AI芯片算力也就这么点。
AI的后续发展,比拼的是算力。
而算力的基础是半导体技术,从芯片工厂的工艺技术,再到更上游的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
这些才是支撑AI技术的核心基础。
时间进入14年后,春节过后智云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并准备着春季发布会。
只是智云的春季发布会关注度虽然也比较大,但是相对于夏季的旗舰机发布会,关注度则是要小很多。
今年的智云春季发布会,还是老一套的发布新款的笔记本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表这三大类的产品,同时还会有一些生态链产品,相对比往年没什么太出彩的地方。
因此显得有些平淡,不过平淡也不影响智云这些终端产品的销量。
智云旗下的笔记本以及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这三类产品,销量一直都是属于比较平稳的那种,发布新产品上市的时候虽然销量大一些,但是也不至于让人排队抢购,但是平常时候该买还是会买。
不像是手机产品,尤其是S系列旗舰机,每一次发布都会引起抢购,在头几个月里销量往往非常高,然后过了几个月后销量就会出现下降,等到临近新产品上市的那几个月里,销量往往会跌的很难看……
毕竟新款智云S手机快要上市了,相当多一部分需求不是那么迫切的换机用户,他们往往会选择等一等,等到新款上市后购买新款S手机。
手机产品的周期性特性过于明显,导致了出现了这种高开低走的销量曲线。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智云每年的手机销量节节攀升,智云营收以及利润持续增长。
14年初,智云集团公布了13财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以及全年财报。
其第四季度财报里,智云集团旗下的核心业务,也就是通讯终端业务,也就是手机业务,其中的智云S系列手机的销量极为强劲,带动了整个手机业务的增长,销量同比增长率百分之二十五,营收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七。
而去年财报里,智云在13年的手机销量达到了两亿八千台,其中的S系列,包括新旧款在内一共销售达到了一亿九千万台,C系列以及A系列则是瓜分了九千万台的销量。
两亿八千万,距离三亿已经只有一步之遥。
其他各类的PC产品,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销量也相当不错,维持了不等的增长比例,新出的蓝牙耳机势头也还可以,有个几百万的销量。
以上的智能终端业务以及各种生态链业务,一共为智云集团带来了两千三百多亿美元的营收。
此外半导体业务,包括各类W系列手机SOC为核心的各类芯片,以及芯片代工业务,为智云集团创造了超过三百亿美元的营收。
然后还有软件以及互联网业务,也为智云集团贡献了五十多亿美元的营收。
然后电子消费零配件业务,也就是除了芯片外的其他各类零配件也贡献了数十亿美元的营收。
然后金融投资也为智云集团贡献了数十多亿美元的营收……主要是投资的各种创业公司的股份增值后套现,购买的各类国债等有价债券利息收入,增值收入等。
再加上其他部分的营收,智云集团在13年里一共获得了两千九百多亿美元的营收。
以营收算,排名世界第八!
这个两千九百亿美元营收是什么概念?比智云高一个排名的是国家电网,其营收是三千三百多亿美元。
排名第九的是大众集团,两千六百多亿美元;第十名的是丰田,大概两千五百亿美元;四星电子排名第十五,营收一千八百多亿美元;水果公司排名第十七,营收一千六百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