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大清话事人资源 > 428 一石米售价6两错的不是我错的是大清(第3页)

428 一石米售价6两错的不是我错的是大清(第3页)

朝廷祖制,旗人有铁杆庄稼,最低一档每月有1两半饷银,每年再给22石老米。

算个小账,

若仅靠主食的话,一個壮劳力每天至少需要2斤粮,

按照一家六口人、2壮劳力2轻劳动力2妇孺算,一年大概需要不到30石粮。

当然,

如果副食品和肉食能够多一些的话,粮食的消耗量就会大幅下降。

当前由于漕粮紧缺,

留守的嘉亲王永琰和军机处于敏中等一众人商议后决定取消铁杆庄稼的禄米,折合白银下发。

1石米,按照2两折算下发。

这其中的差价,旗人自己担负!

……

永琰不傻,于敏中更不傻。

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但没办法。

失去了江南,失去了大运河,漕运制度名存实亡,朝廷没办法再支撑庞大的禄米发放了。

现在的底线就是必须保住京军和前线军队的粮食供应!

实际上在乾隆出京前,军机处就此事已议过多轮,但碍于种种原因,等皇上离京后才开始宣布执行。

这口黑锅,老子不背,让儿子背!

在乾隆看来,这也算是一种服从测试吧,看看永琰能不能扛事,能不能承受委屈!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嘛。

如果永琰连这点黑锅都不肯背,肯定不适合做储君。

……

而红带子福寿如此狂躁,还有原因。

不久之前,京城米价升至4两半时,他果断把手里的几千石存粮全部出手换成了现银。想着等米价跌下去,抄个底!

结果,抄在了山腰上。

他觉得自己的愤怒很有道理,因为他表面赌的是米价,实际赌的是国运。

大清国运昌,米价必跌。

大清国运衰,米价就暴涨。

福寿坚持认为,一石米卖到6两,错的不是自己,错的是大清!

……

“哟,觉罗爷,您怎么亲自来买米?您看看要点什么?湖广大米,河南大米,还是京郊皇庄的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