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拍拍他的肩膀,笑着夸赞道:“还不错。”
起止是不错。
以字观人。
只看“君子”这两个字,他便能看出马观其人品性心境。
的确有“君子之风”。
直到这时,周遭刚刚大气不敢喘的学子们,方才朝马观拱手道贺:
“和明兄,恭喜。”
“和明兄,假以时日,你定然会是我大魏朝的书法大家。”
“何须等日后?”
“便是现在,咱们贵云书院里,除去轻舟先生,也没有一人在书道上比得过和明兄。”
“说的没错,连咱们院长和卓英先生等人都略有不如。”
只是开口说话的学子不知道的是,此刻问询赶来的岳明先生、卓英先生就站在学斋之外,将他的话听了个正着。
本还欣喜的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
那副表情直让另外没被点名的老者哈哈大笑,纷纷调侃道:
“岳明先生,书道一途还需努力才是。”
“卓英啊,如今你那书法可还拿得出手吗?”
听到身后的声音,学子们方才注意到他们到来,连忙端正坐好。
只有方才出言的那名学子面露苦笑,轻轻拍了几下自己的嘴。
岳明先生瞪了那俩老者一眼,当先走进学斋,和陈逸告罪一声,来到马观身侧。
待看过沙盘上“君子”二字后,脸上不禁露出几分欣慰笑容。
只是岳明先生没有先夸赞马观,而是朝陈逸躬身一礼:
“轻舟,老夫代和明以及贵云书院感谢你传授书法之道。”
身后的卓英先生等人也都如此。
陈逸见状,无奈道:“我说几位先生,您们这是折我寿呢?”
第一堂课上就有人书道小成本就出乎他预料,岳明先生他们还这样郑重感谢他。
真不嫌事大啊?
岳明先生闻言起身瞪了他一眼,“什么话?”
“你为书院教出一位书道小成的学子,书道大成的苗子,咱大魏朝未来的书法大家,老夫谢你一句还有错了?”
陈逸看他一本正经的把各种名头按在马观身上,苦笑摇头:
“您是院长,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