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要特别注意敌首都师!
其位置更靠东,防御体系更完备,若判断其有向前或向主战场机动的迹象,务必果断组织火力拦阻或小股部队侧击迟滞!
核心任务二:重点穿插割裂!
必须在我军攻势展开的同时,甚至稍前,组织一支强有力的精干部队,建议由擅长山地战的第39军一部承担实施横向穿插!
目标:从战线中部偏东的位置,沿着美军与南朝鲜军防线的结合部,隐蔽而迅猛地向敌纵深穿插!
具体路线可考虑从寒溪岭西南寻找薄弱点!
这支穿插部队的任务艰巨而明确:利用地形和战役初期的混乱,避开敌主力防守区,大胆向纵深挺进!
核心战略目标:抵达联合国军部署中部的后方枢纽——加平!
到达加平周边后,立即抢占制高点,控制关键通道,构筑阻击阵地!
其意义在于:从内部进一步割裂联合国军中部与东部尤其是南朝鲜第三军团的直接联系!
形成一个深深的楔子,打乱敌人整个战线的完整性!
同时,也切断东线之敌可能的西退之路!
保障我西线和中路主攻集群的左翼安全!”
孔捷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满眼震撼的说道:“好!
这一着,既打东线之敌,又策应中路分割!
妙!39军干这个在行!”
九兵团宋首长提出了关键问题道:“但是,东线山高林密,穿插部队的隐蔽和补给难度极大。
时间窗口稍纵即逝,一旦拖沓被敌发觉或围困,不仅任务失败,反成拖累。
穿插部队规模、路线选择、接应点、脱离方案,必须极其精确!
而且,要提前预判敌可能的东西横向联系通道,以便准确卡死!”
伍万里对宋首长的敏锐表示肯定道:“宋总指挥所言极是!
这正是穿插行动的核心难点。
方案制定必须慎之又慎,选择最具山地战斗经验、最富机动性的团级力量,确保指挥通联顺畅。
路线的选择,需要结合最新的航拍照片和前线侦察报告反复推演,务必利用天然掩蔽。
后勤保障需要伴随轻装运输队和预定空投点支援。
至于卡点位置,必须提前锁定这几处高地或必经隘口,作为预备阵地备选!
同时,指挥所应密切关注其动向,一旦穿插部队到达预定区域,迅速调动部分火力对其进行支援!”
会场内的高级将领们或沉思,或低声交流,地图上那三条巨大的战略箭头:
西线的两把尖钳,中路的破甲重锤,东线的致命楔子,已经构建出一个清晰立体、极具魄力的攻击蓝图。
伍万里收回指挥棒,环视全场,进行总结道:“第四步:战役目标与关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