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心摊手,边上的冯远争侧过头来低声笑道:“她男朋友路宽是老烟鬼,这两年才戒的烟,也许是跟他讨教的经验。”
“呵呵,难怪,那位可是个懂行的。”两位人艺副院长都笑了。
话剧演员比电影演员还要求深入体验生活,焦菊隐当年排《龙须沟》时,让演员于是之、叶子在龙须沟实地体验数月,记录底层百姓的语言与动作;
排《茶馆》时,组织演员研究清末民初的民俗史料,甚至学习八旗礼仪、茶馆跑堂的技巧。
因此小刘在《历史的天空》拍摄前体验生活的经历,是很得几位负责业务的副院长的认可的。
台上的表演还在继续。
王雷饰演的方达生局促地站在门廊阴影处,西装领带整齐得近乎刻板。
他开口时声音发紧:“竹均(陈白露本名),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刘伊妃闻言轻笑,香烟在唇边虚虚一抵,吐字带着慵懒的嘲讽:“方先生现在倒记起我叫什么了?”
她突然起身,真丝旗袍下摆扫过梳妆台上的玻璃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当年在老家,你不是说这名字土气?”
小刘的表演爆发力很强,突然的欺身叫王雷有过一瞬间的失神,嘴唇微张了半秒,像是台词被卡在了嘴边。
第一排的濮存心、冯远争等人,包括徐凡在内都看得明明白白——
王雷被压戏了。
对手戏中,如果一方演员的表演气场、台词节奏、情绪张力等完全压制另一方,就可能导致对方显得被动、呆滞甚至出戏。
这在戏剧舞台上比较常见,因为戏剧舞台都是现场直播,电影则是剪辑的艺术,压戏了大不了NG重拍。
除非是因为某些原因演员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又不具备替换的条件。
譬如《教父》中的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迈克尔·柯里昂在餐厅枪杀戏中,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表演完全压制了对手演员凯泽尔;
还有《沉默的羔羊》中的霍普金斯仅用16分钟戏份就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他在审讯戏中用眼神和微表情完全掌控节奏。
幸好朱迪·福斯特的角色需要的就是紧张感,这种被“压戏”后的本能反应符合人物行动链条。
可台下除了冯远争以外的其他人艺演员和领导、导演都颇为惊讶,一个从四年时间从龙套爬到A角的王雷,其实已经算是进步神速了。
怎么能叫个没有太多舞台经验的刘伊妃给压了戏?
众人异样的心思只是一瞬,刚想NG的舞台导演惊讶地发现刘伊妃做了一个剧本中没有的动作!
她转身就拿起梳妆台上的烟盒,狠狠地砸在王雷身上,唇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冷笑:“怎么,连你也无话可说了?”
这会儿小刘的位置稍稍背对舞台,她赶紧冲着王雷打眼色,后者如梦初醒,趁势露出窘迫的表情嗫嚅道:“竹均,我不是这个意思。。。”
现场都是看了《日出》不知道多少场的老演员,特别是导演任鸣,当然知道这是演员的临机应变。
这会儿都不禁为刘伊妃的急智拍案叫绝!
并不是她演的有多好,超过他们这些浸淫舞台多年的老戏骨,而是戏剧表演通常都是2-3小时的不间断表演,极度需要演员的临场发挥能力。
这其实是一种舞台的直觉。
对于小刘来讲,她是在《历史的天空》中最后那段辩论戏中初识此道,那是一段表演难度极大的一镜到底。
兼之她对于陈白露这个角色的认知和琢磨又异常深刻,因此才能像国画高手一般挥毫泼墨
既符合陈白露的讥诮人设,又巧妙掩盖失误,顺利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