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大理解。”刘伊妃面色肃然了些。
范兵兵的烟早已熄灭,指尖残留的寒意比夜风更刺骨。
她站得笔直,皮草领口微微颤动,仿佛每一根绒毛都在抵抗着来自面前少女,某种无形的压迫。
“我小姨是信佛的。”
“她同我讲过,民国时,在豫省洛阳有一尊三面菩萨像流失海外。”
“这尊菩萨像在恶人眼中呈现金神七煞相,在善人眼中显慈眉善目,在普通人眼中则为嗔怒相。”
“其实路宽也是一样,他性格里复杂的多面,远超这尊佛像。”
小刘在远赴北美后,曾经找全美顶级的心理学教授奚恺元,探究洗衣机的多重人格。
加上她多年的芳心暗系和相处、观察,才真正看懂了他复杂性格的一角。
刘伊妃的目光平静,却像一泓深潭,映不出半点波澜。
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却也更加凛冽:
“范兵兵,你口口声声说你对他的感情如何,又什么愿意放弃一切。”
“你也并非彻底沦丧道德感、羞耻感的人。”
“可我很疑惑,你为什么在他身上看到的从来都是那张恶的面孔?”
“甚至你所谓的达到目的,都要通过去引导、引诱他放大自己性格中恶的一面,这就是你所谓的爱吗?”
大花旦被刘伊妃语气平静的质问驳得哑口无声,路灯昏黄的光晕在她眼底碎裂、失神。
她本能地后退半步,高跟鞋碾碎薄冰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刺耳,仿佛这一步踩空了自己精心构筑的心理防线。
右手却神经质地攥紧皮草领口,指节泛白,像是要抓住什么虚无的依托,又像在抵御某种无形的穿刺。
这是来自另一个同样痛彻心扉过的“过来人”的穿刺,是如此的赤裸裸,直指人心。
从客观的视角来看,确如最了解他的刘伊妃所说:
路宽身上的善、恶、欲、痴、狂,像一尊被众生执念折射的佛龛——
为灾难所做的一切先手,是他悲悯如渡世梵音;
在商场和片场的法西斯领袖风格,是他暴戾似临渊修罗;
重生后的流连花丛,是他放荡似纵马章台。
他就像是一本晦涩的书,当你翻开再合上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地沉沦其中。
区别只在于:
刘伊妃看到了他所有善恶的多面,继续坚定地选择爱他;
兵兵看到的几乎都是他的恶,却没有一丝挣扎地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一个是互相救赎,一个是共同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