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上那件已斑驳地看不出本来面目的碎花棉袄,看起来像是上个世纪的遗物。”
“粗壮的小腿上沾满的泥点,却没有阻碍她踩着一个个男人的尸体走到全球闻名的第六大道。”
“我们简直不忍去评价这副尊容,塌陷的鼻梁像泥石流后的山丘,眉毛稀疏而散乱,嘴角总是向下耷拉着,让人对里面蹦出的尖酸刻薄毫不意外。”
“真不知道,当默多克先生看到她那张像是被岁月随手摊开的面团似的脸,看着她细小而浑浊的眼睛时,是怎么唤醒的年轻时的冲动。”
。。。
俗话说人咬狗才是新闻,邓温迪的发迹史和黑料,在这个人肉手段有限的时代,以极快的速度开始流传。
外网的洋人看得津津有味,茶余饭后将老头和丑女的故事暗搓搓地调侃一番,满足对大人物的精神亵玩快感。
内网这会儿对邓温迪的了解着实有限,这样“几步登天”的上位史像瘟疫一样急速传播,迅速成为八卦市场的社交货币。
新闻集团总部,老白男默多克在办公室里也看到了这份报纸。
看着“贤妻”少时的粗野丑态,他在脑海中回忆着90年代第一次见到她的模样,暗暗地摇头。
至于手边那些更肆无忌惮的小报,看起来简直叫人抓狂。
什么温迪未成年时的苟合堕胎史、小邓与村支书的野地情事、为了上羊城医学院和系主任的教室肉搏。
简直辣眼。
关键是这一字一句的描述,似乎跟她当时的年龄、际遇很是吻合啊!
这美国的花边小报挖掘故旧新闻的能力,怎么都要赶上他当年对邓温迪背调的细致了?
办公室外传来一声凶狠的斥责,邓温迪气急败坏地命令行政把公司所有的《纽约每日新闻》都收走,绝不允许在公司出现!
“咚咚!”
“请进。”
邓温迪依旧是一副性感的OL装扮,依旧是风姿绰约地一屁股摊在老白男的办公桌前。
但当默多克习惯性地想要手嗨一番她肥嫩的大腿时,脑海中蓦然想起花边小报上的各类粗俗描述。。。
遂罢。
女猎手面色一沉,即便她不认为自己完全是以色娱人,但被描述成这样一个粗野低贱的形象,仍旧万分着恼。
她试探道:“亲爱的,今年和几位华人商会的团拜,我已经安排好了,你看。。。”
“等等吧?”默多克犹豫道:“等这阵风头过去。”
现在带你出去不是丢自己的人?
他拿过手边的几份报纸:“看看迪士尼和路的拼盘协议声明,你大概就清楚这几天那个女孩在各个电视台出镜的原因了。”
“当然,这些背后有华人控股的花边小报,我会请律师帮你处理的。”
邓温迪脸色稍霁,但花边报纸又哪里是这么容易清洗干净的。
况且给她带来的最大的困惑,就是情节暂且不提,报纸中描述的时间节点和部分细节,是完全真实的啊!
这些下九流的花边报纸,什么时候有拥有堪比中情局的调查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