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1978年的中国,有超过7000万人看过这部《佐罗》。
在当时绝对可称得上是爆款了,至今还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影迷的心头钟爱。
阿兰德龙是吕克贝松带着路宽去邀请的,不过他本人对中国也很友好。
1987年,阿兰德龙在北平首映《警察的诺言》,他是为数不多亲自来跑路演的外国影星。
后来他也经常来华旅游,还在BJ的马克西姆餐厅举办过自己的50岁生日party,成为这家餐厅的一段佳话。
电视机前的青少年们看着偶像刘伊妃给法国嘉宾们介绍着中国文化;
电视机前的中老年们看着偶像阿兰德龙和中国导演路宽寒暄、合拍,试穿汉服。
从开场30分钟金狮奖导演级别的宣传片,到这一刻中法文化名人围绕着汉服和中国文化的交流;
对于偶像的崇拜和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自豪感,在这一刻得以具象化,整个节目也即将走进尾声。
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中。
“嗯。。。旅游卫视这节目不错,以后如果有记得喊你老子来看!”
“爸,那我买《仙剑》DVD和《诛仙》文化衫的钱?”
“找你妈去!”
正如同周军和华艺大小王所说,旅游卫视作为能直接面对全国观众的地方卫视,在路宽手里的作用太过犀利。
这一次,即使没有找到文华部艺术司和刘伊妃的老爹在外教部帮忙,即使节目上不了央视,他也能用旅游卫视输出自己的内容。
这就像一个可以随时开腔,面对全国人民的全服大喇叭。
只要不作死,路老板可以想说啥说啥,想捧谁捧谁。
当然,前提是你得有好作品,让观众能关注到你的频道,这是其他卫视节目不能常态化做到的。
《超女》、《诛仙》还有黄金档的《潜伏》、《士兵突击》等剧,其他卫视能捞着一个就不错了。
旅游卫视是轮轴转都不带停的,除了央视和湘台,这特么谁遭得住!
火爆到出圈的《汉服雅集》节目之后,对于这样一个文化产品和活动的热议毫无疑问地席卷全网。
刘伊妃的粉丝数在《异域》前是800万左右。
经过国内历史总票房冠军女主的加持,《汉服雅集》的大爆,已经突破千万。
这个数字不算夸张,后世2005年徐京蕾开博不到三个月,博文点击量就破了千万。
更何况这一世的博客网是全网舆论集散地和精华所在,流量首屈一指。
在现在的博客网,娱乐圈里也就周杰仑、梅燕芳、刘得华等人跟她并驾齐驱,第二梯队就是其余的四小花旦和双冰们。
凌晨,刘伊妃在博客网主页上传了一张照片,没有配文,只有一个爱心。
照片里是自己和安康、刘晓丽在罗丹美术馆T台前的合照。
三人背后不远处,路宽正和国际友人寒暄。
评论区的网友们神通广大,很快扒出了这个男人是小刘的老父亲,还是驻法大使馆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