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科长后世因为《三峡好人》的排片和张卫平就有过一场骂战。
他说这些话一方面是源于对艺术电影不具备市场营销条件的悲叹,也是为了彰显自己心中那一丝所谓的民主精神。
从他后世的博文和社评看,贾科长把这种电影铺天盖地的营销叫做弥散的电影法西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破坏了平等和民主的原则。
脑洞清奇。
贾科长话里行间暗讽他为官方张目,没有站在同为导演的阵营,听得众人都是暗自咋舌。
这帮第六代就是勇,太敢讲了。
一边穿着红马甲的刘伊妃却是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路宽,不自觉地俏脸带笑。
她特别喜欢听路宽讲电影世界的内幕,比如给她讲香江左派电影人,讲茜茜公主和维斯康蒂的故事。。。
刘伊妃觉得无论路宽是在拍片还是在做电影有关的事情时都特别神采飞扬,好像变了一个人,不再是那个人面兽心的洗衣机。
整个人都变得特别纯粹。
路老板自然不惧这样的论战,当即想也不想地反驳出声。
“贾导的思想似乎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停留在你们发轫和成长的70年代。”
“我认为,贾科长这样把电影的正常营销,妖魔化为对公共舆论和权力的侵占是不妥的!”
贾科长正待答话就听得路宽滔滔不绝。
“电影有三层属性,第一,电影是技术,第二,电影是艺术,第三,电影是商品。”
“电影不仅是你们口中解放思想、撕开舆论铁幕的艺术品,更是产业发展中最普通的一件商品。”
“电影的拍摄、后期、发行、宣传、放映都需要成本,如果贾科长是作家,大可以凭着一支笔一张纸就去开展创作,满意就继续写,不满意就撕掉重来。”
“但是电影可以吗?如果各位仅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个人抱负和情感去做电影,人为地割裂电影具有的商品属性,就是对投资人、对观众的极大不负责!”
路老板顿了一下,抛出一句重磅炸弹。
“如果各位还不能认识到时代和行业的变化,今天你们从官方的地下走到地上。”
“明天你们依然会走到商业的地下!黑暗的地下!”
一语既出,各方的反应不一。
佟局等人不无赞许地点头,认可他的判断,电影市场的商业化潮流不可逆,如果你一定要做非主流,就必须做好被时代抛弃的准备。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不会通知任何人。
张一谋、姜纹、何坪、陈开歌等人也是陷入沉思,他们这些第五代,反倒是先“背叛”了文艺片的队伍,率先开始了商业大片的探索。
《英雄》之后,有《天地英雄》,有《无极》。
其他从业者们倒是非常认可,比如于冬、董双枪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