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眼睁睁看着璀璨的星河,黯淡了数颗。
于是,他便悄悄将此世“不曾存在”的华章,一首首誊写下来。
无关名望,也并非为了充当文抄公。
——他太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若真冒名顶替,只怕稍被问及深意或典故,便会漏洞百出,徒增笑柄。
他只是单纯地,不忍见这些瑰宝蒙尘。
想着或许有一天,能让它们重见天日,不负前世先贤的妙手文华。
只是后来不知为何,随着年岁增长,这念头竟渐渐淡了,笔记本也被深埋箱底,遗忘至今。
“怎么样?这些还要不要?”母亲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
李临合上笔记本,收了起来,将纸箱推了回去,“其他都不要了,这个我留着。”
回到房间,他关上门,坐在书桌前。
台灯光线柔和,照亮了略微泛黄的内页。
他逐字逐句地默读。
那些熟悉的诗句仿佛有了灵魂,在寂静的房间里无声回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一首首或壮怀激烈、或悲怆慷慨、或适意怡然、或铁马金戈的词句,在他脑中轰然回响。
当李临读到“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时,手指蓦地顿住。
一股苍茫浩荡的历史洪流,仿佛冲破时空,扑面而来。
轰!!!!!
恍惚间,他似乎听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呼吸……
良久,李临轻轻合上笔记本,发出一声极轻极长的叹息。
这些诗篇,不该就此埋没。
它们是穿越时空的馈赠,理应归还于人间,让此世众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