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呢,就剩最后一件事,就是关于灾后房屋重建我初步核算了一下,这差不多是一个500万的工程,在我们花田镇来说,这不算是个小工程了。
“我个人建议关于这个重建工程,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大家有没有意见?”
秦川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即便是有意见都不好不好说,而且他们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不论是怎么弄都没他们的份。
所以众人把目光全都集中在了苏阳的脸上。
苏阳微笑着说道,“秦书记说的是。我同意以中标的方式进行房屋重建。”
紧接着,其他人纷纷说道没有意见。
秦川很满意,显然有一种掌控全场节奏的愉悦感,他说,“那就继续说第二件事,创办村企也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苹果加工厂。”
“这件事情最先是由苏镇长提出来的,后面我也考虑过。对我们镇来说的确需要这样的实体经济来带动全镇的发展。”
“但其中就涉及两个问题,一个资金从何而来。另外一个是资金问题以及将来由谁来负责这件事情。”
“我个人的建议是我们进行招商引资,到时候我们提供土地,提供资源,看能不能引来外面的老板。”
“当然,这是需要过程的,我计划在三个月之内完成初步的招商洽谈,然后再用三个月的时间把苹果加工厂建起来,投入生产使用。”
“关于这件事情,大家还有没有没有意见?如果没有的话,那就进行下一个议题。”
他说这话的意思实在是太明白不过了。这笔钱镇里面没有,得从外面的投资商手里面出,而且从招商引资到建厂落地生产半年时间,实际上也是符合情理。
有这半年时间,那他那边的招商引资项目已经到位,并且产生效益,仅这一项就能把苏阳给压下去,而且他说的这些都十分合理,就算苏阳也找不到反驳的办法。
他这也是做足了功课来的,要想直接掌控党委会,就必须按照他的节奏走。
这个时候,苏阳说道,“秦书记,我有一个想法,关于建厂招商引资的方式不是不可行,只是周期太长。如果半年时间建起来,至少我们花天村的村民以及村民周边的村民的苹果就完全烂掉了。”
“所以这件事情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一周之内招商引资洽谈到位,一个月之内正式完成生产。”
“关于资金我是这么想的,这一次上面给我们拨下来的赈灾款有1000多万,实际上我们整体的支出不到1000万就足够。”
“而建一个苹果加工厂有30万资金就行,所以我计划这笔钱从这一次的赈灾资金里面出。”
“而且不瞒各位说,我已经在和一位我们花田镇走出去的企业家有了初步接触,他愿意回来创办苹果加工厂,但是他是负责技术和销售。建设和资金是由我们来出。”
“另外呢我们也初步拟定了一下股权问题,我们正出资金占60%,他们出技术占40%。”
“另外,为了能尽快把他们引进来,尽快建成苹果加工厂,所以在初步拟定的合作条款里面有一条,如果赚钱就按照之前的占比分红。如果短期内没有效益,所有的人工工资都是由我们来承担,他们不用负责。”
“这就是我要说的,同志们有没有什么意见?有的话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