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当斐迪南一世自称沙皇的那一刻,他和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有了不可调和的争端。
俄国一直标榜为斯拉夫民族的带头大哥,并且希望通过同属东正教和斯拉夫民族的渊源,从而获得巴尔干民族的认同,成为这片土地的实质统治者。
斐迪南一世自称为保加利亚沙皇之后,他也有了统治南斯拉夫民族的法理,这和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战略目标起了冲突,并且是无法调和的冲突。
随着时间来到保加利亚和希腊联军攻克亚德里亚堡的第7天,也就是1906年8月26日,俄国政府正式对外发表声明,要求巴尔干战争参战各国保证君士坦丁堡海峡的畅通,不得对俄国船只进行任何阻拦。
否则,俄国将动用武力手段确保君士坦丁堡海峡的畅通,甚至在必要时刻会直接占领君士坦丁堡,避免这场战争对俄国造成影响。
俄国发出这份声明之后,还没等保加利亚有所反应,英国政府率先坐不住了。
这要是真让俄国政府占领了君士坦丁堡那还了得,不仅会让俄国势力顺利南下,而且会再次搅乱地中海的局势。
俄国黑海舰队能够自由出入君士坦丁堡海峡之后,他们就能轻松地进入南边的地中海。
一旦让俄国舰队进入地中海,那地中海的局势将变得不可控。虽然俄国内部的问题不少,但对于英国来说,俄国的威胁还是有的,而且还不小。
在俄国政府发表了声明之后,英国政府也紧跟着发表了声明,希望巴尔干战争参战各国保持克制,最好能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目前的战争争端。
德奥这边一看英国和俄国都已经发表了声明,自然也知道奥匈帝国已经失去了进攻塞尔维亚的时机。
此时要是还坚持进攻塞尔维亚的话,别的不说,俄国人肯定会横插一脚。
要是让俄国强行干涉了巴尔干半岛的战争,那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可就不好说了。
德国和奥匈帝国还没有做好现在就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准备,于是乎只能作罢。
在俄国和英国发表了声明之后,德国和奥匈帝国也各自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希望参战各国进行和平谈判,避免战争对各国民众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么多列强同时要求巴尔干地区停战谈判,哪怕巴尔干诸国已经占据了实际上的优势,他们也不得不听话照做。
列强之所以被各国尊重,可不是因为他们那发达的工业和经济,而是因为列强手中拥有的强大陆军和海军。
得罪一个列强或许只是让人头疼,但要是同时得罪好几个列强的话,或许能够体验到非同一般的感觉。
不管是保加利亚还是塞尔维亚,都是没有得罪这么多列强的胆量的。希腊自然也不用多说,差不多算是英国小弟的角色,自然会对英国政府的要求言听计从。
当得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各自发表声明,表示愿意进行停战谈判的时候,奥斯曼帝国终于松了一口气。
要是欧洲列强再不干涉战争的话,君士坦丁堡失陷是迟早的事情。别看现在奥斯曼军队还能依托君士坦丁堡周边的地形进行防守,随着战争的进行,君士坦丁堡周边的军队迟早会面临补给不足的问题。
不管是武器弹药还是粮食物资,前线军队都是非常稀缺的。至于为什么奥斯曼帝国不从亚洲部分调集物资运输到欧洲,原因也很简单,奥斯曼帝国的亚洲部分,小亚细亚半岛正在遭遇一场饥荒。
虽然这场饥荒并不严重,但也基本断绝了奥斯曼帝国想要从小亚细亚半岛征调粮食运输到欧洲的希望。
奥斯曼帝国倒是在欧洲领土上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可随着军队的快速溃败,这些物资和粮食以及领土全部都送给了巴尔干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