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对于硬汉,或者拳拳到肉的电影明星的喜爱,不亚于美女明星。
施瓦辛格的1984年开始的《终结者》系列,在国内影响力不俗。
后来引入的有他主演的《真实的谎言》,1995年在国内票房过亿。
而史泰龙的《第一滴血》系列,更是推动了国内电影票价从几毛钱,涨到一块五。
往大了说,算是推动了国内的电影市场化改革。
这两人的作品过于经典。
加上他们来自美国好莱坞。
此时,并不自信的网友们,并不看好唐文能捧出一位“硬汉”明星来!
而且大部分人都不看好。
“别闹了!人种差异懂不懂?施瓦辛格,个子得有1米95吧?”
“对啊,人家那肌肉,不是咱们能练出来的。”
“就算能练出来,也得好几年吧?”
“我听说这种要从小开始练,唐导找的这都是成年演员啊!”
“从小练也没戏,练不成史泰龙、施瓦辛格的!”
“……”
持支持意见的不是没有。
“美国人行,咱们当然也行!”
“我们有武术,有国术,不比美国人差!”
“李莲杰、城龙,在好莱坞同样是大明星”
“……”
即便是支持者,言语中,也透露着一种不太自信的感觉。
不能怪大家,唐文明白这是时代的原因。
他知道20年后,年轻一代的身高、体型,完全可以比拟、超越西方人。
但现在说出来,也没多少人信。
“下场干预吧。”唐文吩咐人人网。
人人网暗中下场,偷偷发了不少帖子。
从民国时期的武术大师,到我国抗战时期的特级战斗英雄,以及已经登陆NBA的姚明,和众多在国际比赛上表现亮眼的奥运健儿。
这些例子有文字资料,更有照片展示高光时刻。
总算勉强稳住了,说培养不出来“硬汉巨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