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滪关前。
汉军弓弩手已轮替四五番,射出箭矢数以万计。
千余汉军虎贲亦是接连上阵,列盾为墙,徐徐而前,却仍然没能突破吴军第一道滩涂防线。
滩涂泥淖当中,又被潘濬暗中钉下许多铁蒺藜、木蒺藜,尖头皆没入泥中,防不胜防。
持盾虎贲踩中者不少,但仍然不断把阵线前推,与吴军前沿阵地距离最近的一次,已不足三十步,但潘濬调来了大量弓弩手,直接对着汉军盾牌密集射箭。
盾牌经不住箭雨密集打击,崩碎者有之,也有盾手因密集箭雨产生的冲击力太过巨大而持盾不稳,最后跌倒在泥潭里。
好在汉军强弓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在吴军朝虎贲盾手密集放箭的同时,汉军强弓手也在关兴的指挥下涉足泥潭。
最后擦着吴军弓手射程的边缘,朝吴军前线抛去更为密集、覆盖面更广的箭雨。
双方战损大致相当。
但陷足泥潭的汉军虎贲始终不能突至吴军前线。
一般而言,汉军作为进攻方,遇到这种有力无处使的消耗战,已经可以考虑暂时退却,先思破解泥潭险滩之法,之后再来尝试了。
毕竟,这种消耗大量箭矢却没能造成太多杀伤,也没能达成既定战略目标的战斗,极其不经济。
因为阵地是吴军的。
汉军不可能在滩涂扎营,而吴军却能在汉军撤走之后收拾战场,回收双方抛洒的箭矢。
一进一出,一增一减,便会使双方的攻防力量变得更加悬殊。
但汉军却仍然没有停止尝试。
一个盾手倒下,又一个盾手顶上,一个弓手倒下,又一个弓手顶上。
大有不拔此关便誓不罢休之势。
而如此一来,汉吴二军比拼的,就是谁准备的箭矢更多,谁的弓弩手数量更多,体力更加持久了。
吴军准备的箭矢十余万,再这么密集射个两三天都不成问题,但强弓手的体力却是有限的,一天能射满一壶箭就已经了不得了,之后再想把弓拉满,便是奢望。
而如今局势,吴军弓手必须把弓拉满才能将将与汉军弓手抗衡。
“太常,此间弓手不过千余,现在已经全部上阵一轮,蜀军弓手却未显颓势。
“再这样下去,恐怕再过半个时辰,我大吴便要落入下风。
“如今蜀军水师顺流而东,我们又要分摊兵力去下游抵挡,下游同样需要晓习弓弩之士。”
潘濬参军邓玄之望着沼泽中持盾徐前的汉军,皱眉不已。
“不如先放蜀军盾手至阵前?
“我们本就人多势众,又有鹿角壕沟为倚仗,他们身后还有泥潭,一旦与我前军接阵,蜀军后续补援速度定然比不上我们!”
望楼之上,潘濬没有回话,而是举目看向大江。
但见江面之上,已有数十汉军艋艟绕过了江心那块突兀而起的巨大礁石,进入了密布沉锥的河道。
再移目朝上游望去,却见那艘竖有『关』字旗纛的楼船,此刻也已向下游挪移。
左右扭头,目光于被舟船塞得满满当当的江面上扫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