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记不记得,我们上个月收到的那则消息?”
众人闻此,顿时面面相觑。
虽然潘濬没明说是哪则消息,但在座所有人却都都明白,潘濬说的究竟是什么。
上个月,潜伏在蜀地的细作传来一则重要的消息,蜀主已经离开白帝城,似乎是准备回成都主持北伐大胜后的首次大朝贺,并趁此时机,更易年号。
自步骘、诸葛瑾败军以来,大吴便人心不定。
尤其在刘禅亲临白帝动员汉军之后,巫县、秭归、西陵三地全部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
所谓人不卸甲,舟不释帆,丝毫也不夸张。
这种极度紧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腊月上旬。
彼时,吴魏二国各自罢兵休战,而蜀主刘禅也弃白帝西归。
天下一时无事,于是边境大小将士紧绷的那口气松了下来,尤其在隐隐猜到至尊将进位称帝后,吴军将士饮酒作乐、居安不思危者甚众。
傅士仁之子傅义到此时,终于反应过来潘濬究竟何意,一时间声色错愕不已:
“君侯意思是说…
“刘禅弃白帝回成都,是刘禅故意放出来的消息?
“目的是麻痹我们,让我们以为蜀已罢兵,而后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潘濬不假思索,微颔其首。
“然也。
“一开始我也以为或许是魏吴之战结束得太过突然,刘禅未得寇吴之机,最后不得已弃白帝西返。
“然而如今,突然探得蜀人数千精锐出于南山。
“乃知刘禅寇吴之心不死,所谓弃白帝西归,不过是刘禅的惑敌之策罢了。
“诸君。
“当陛下与曹休鏖战襄樊之时,所有人都惧怕刘禅率蜀人东寇,于是将士枕戈待旦。
“自吴魏罢兵,刘禅弃白帝西归这两则讯息传至巫县以来,我大吴守边将士无有战心,守备松弛,此正刘禅之所欲也。
“如果我所料不差,刘禅非但没有西归成都,更有甚者,恐怕从来没有离开过白帝城。”
“刘禅竟没回成都?”众将愈发错愕,相视无语。
据他们从细作那里得知的消息,刘禅自北伐亲征以来,还从来没有回过成都哪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