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譬如朝廷将组织人力,调拨粮秣赈济关中百姓,保证百姓能撑到秋收,但需要本地世族配合大汉进行第一次秋税的征收,以及民户的重新编户。
关中世族大宗不止在座诸族。
但在座诸族几乎是关中世族豪强中势力最强的几家。
倘若最有势力的韦、杜、金、吉、苏、马诸族都配合征收租税,配合编户齐民,其他小豪强就很难进行暴力抵抗。
至于需要韦杜等何种配合,只要他们不从中作梗,阳奉阴违,就已经是不得了的助力了。
不然的话,这些本地宗望只要暗中派人随便散布一下谣言,说大汉准备征五六成重税,又或把你们的妻女配给军汉,就足以把百姓吓到山里当逃户,或是成为宗望坞堡庄园里的隐户了。
再不然还可以过度执法,办法总是有的。
丞相又宣布,大汉将分兵屯田于关中,以为久驻之基。但大汉会严肃军纪,诸族不用担心将士会骚扰到关中百姓。
军纪严肃与否,在座宾客一时也无从知晓,但季汉屯田关中本就在他们意料之中,汉相当他们的面说出,既是通知,也算是给他们一点面子。
他们占据了关中最肥的田地,有最好的水利资源,大汉要在关中搞军屯,势必要在他们的肥田附近开垦田地,与他们共用水利。
如此,屯田卒与各族佃农田隶间难免会闹出水地矛盾,到时就需要各族服从协调了。
见诸族没有意见,丞相这才收敛了神色,命人从旁取出关中地图,而后郑重其事地宣布:
大汉将组织人力修复渭北的郑国渠,疏浚渭南的长安漕渠,并在地图上圈出来的地方,开辟十二方陂塘。
国之大事,在耕与战,这些水利工程将是关中农业的命脉,朝廷在这方面有很多专业人士,会主导工程规划与核心部分。
但会将大量分段工程、物料的征集、劳力的招募工作,交付给工程沿线的世族大宗。
听到这里,席间诸宾客的心中才终于微微一沉,脸上欢愉的神色也微微一收。
先前诸般事宜,都不涉及到关中诸族的核心利益。
毕竟肥田被他们占完了,能吸附的人口也吸完了,季汉再怎么编户齐民,再怎么开垦荒地,也影响不到他们什么。
可这水利工程,他们事实上并不需要,因为他们本就占据了最好的水利,而丞相现在却需要他们出人出力出资,协同建造。
更重要的是…
季汉到底准备派多少人屯田?又准备屯多少田?
这么长的郑国渠、漕渠,这么多这么大的陂塘……
季汉就是把十几万且耕且战的兵民全部铺开,在工程沿线屯田,也不可能全部利用。
杜俭看了眼大书法家韦诞,见那老不羞的韦诞还在一旁傻乐,微微皱眉后壮着胆子道:
“丞相,关中初定,正是百废待兴之时。
“而兴修水利,更是废而待兴之百事中的重中之重,功在当代,利在百载。
“朝廷必欲使关中成为天府沃土之国,汉室兴复之基,则兴修水利实为必行之策。”
杜俭在提出异议前,给自己迭了很多层甲,才又硬着头皮继续道:
“陛下与丞相对我杜氏推诚相信,不计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