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关羽与鲁肃湘水对峙,便用了同样的塞水之策,那段无名的水道如今已得到了一个唤作“关羽濑”的名字。
“可恶!”徐盛望北大怒。
怒气稍消,又招来亲卫,一边命人在附近寻找可供行军的道路,一边命人清理此间水道。
没多久,又有哨探回禀。
先前探到的魏军埋伏之地,眼下除了大大小小数百面旗帜及一些魏军留下的杂物秽物外,别无他物。
徐盛闻听此言,愈发咬牙切齿。
日中之时,丁奉紧赶慢赶,终于率殿后部曲六七千人赶到。
“千算万算,想不到竟然还是中了贾逵疑兵之策,让曹休那厮侥幸逃脱!”徐盛叱骂道。
曹休虽然兵败,但是却没有如凡庸之将一般直接弃军而走,而是身先士卒,奋勇血战,带领魏军杀出一条血路,小范围地稳住了军心。
之后又亲自领精锐殿后,这才使得大吴衔尾追杀一直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
也正因为曹休作为曹魏大司马竟然亲自殿后,孙权突然就想到了阿斗斩曹真之事,于是心下意动,想要擒贼擒王。
你阿斗虽斩曹魏大将军曹真、右将军张郃,还败骠骑将军司马懿,但那些人都是小角色。
倘若我大吴至尊擒杀曹魏武官之极的大司马,那我的武功便绝不下于你吧?
天命在谁,也不言而喻吧?
在这种诡异心理的作祟下,孙权才不顾陆逊劝阻,令丁奉、徐盛等人继续乘胜追击。
倘徐、丁二将不慎中伏败绩?
用孙权的话说:以蒿箭射蒿中,不足道耳。
以蒿杆做成的箭矢,射入蒿草丛中,立即便混迹不见,也就是说即便徐盛、丁奉二将追击途中出了什么意外,与追杀可能得到的斩获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之事。
孙权向来喜欢冒险。
当年逍遥津一役,自己带着千把人给十万大军殿后就可以看出来。
当年他让甘宁这个智勇双全的大将身率百骑,劫营犯险,同样如此。
你问他长不长记性?
只能说,本性难移。
他的亲卫叫作车下虎士,原因是他喜欢亲自进山打虎,而且是超近距离打虎。
所谓亲射虎,看孙郎。
打虎的时候,老虎时常突袭,有一次竟直接扒烂了他胯下马鞍,张昭吓得变色,劝谏道:
“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
“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
“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