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东瀛的态度。
朝中文武九成以上的态度基本都是打。
区区弹丸之地,小小倭奴,也敢犯我大明天威,其最不容诛。
没有什么文臣主和,武将主战。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群情激昂,纷纷请战。
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早已明白大明的今非昔比,过去太祖高皇帝将东瀛列为不征之国,那是因为那里悬于海外,彼时的大明初立,海上军事力量不算充足。
再加上觉得小小倭奴所在,资源贫瘠,没有什么好东西。
打不打都无所谓。
现在,东瀛倭奴趁着大明朝政动荡时侵犯东南沿海,并且胆敢行屠城之举,无论他们是否被利用,真正动手的是不是他们。
这个罪责,都需要血债血偿。
更别说,身为玄甲秘卫大统领的燕忆眉,还连同户部和护龙山庄拿出了一份关于东瀛石见银山,近年来产出的白银黄金的数目,以及东瀛那边隐瞒的种种消息。
一下子点燃了满朝文武的战争欲望。
“陛下,老臣张懋请战。”
“区区三岛倭奴,弹丸之地,给老臣一个月,必灭其国,以正我大明天威。”
说话间,张懋眼神悄悄注意着天策和苍云诸将,生怕他们跳出来和他抢这份征讨东瀛的差事一样,眼中精芒四射。
张氏自洪武一朝开始历经数帝到如今,一门“两公一侯”三大爵位,俨然是大明如今最显赫的勋贵。
而朱缙振登基称帝,强势将大明兵权尽数收回,张家不仅没了对京营的掌控,对于边军和各地卫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底牌也一张张消失。
自然就只能另寻出路。
而张家作为勋贵之首,之所以能屹立不倒,除了他们更懂得审时度势之外,也因为他们确实对大明,对皇帝一直忠心耿耿,哪怕张懋掌大明兵权四十载,历经弘治和正德两朝,都没有过二心。
至少明面上没有过。
所以张懋想到的或者整个张家,现在能做就在战功方面想办法。
尤其是封神榜出现,且自身作为第一批封神榜受益者,张懋自然清楚相比起世代承袭的爵位,最为有用的还是封神榜上列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