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饮料是未来的引擎,是拓宽护城河、提升天花板的战略方向,必须尽快启动研发,抢占市场先机!
陈秉文在心中清晰地划定了两条战线。
他深知,在商业竞争中,安于现状就是最大的风险。
只有不断拓展边界,构建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瓶装糖水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陈记迈向更广阔天地的起点。
功能饮料的研发,就是这关键一步的落子。
“功能饮料?”凌佩仪对这个1978年还极其陌生的词汇感到非常疑惑。
“可以理解为能快速补充体力、提神醒脑的饮料。”
陈秉文解释道,他脑中浮现出前世东鹏特饮、红牛等产品的火爆场景,“目标人群是司机、工人、学生、熬夜加班的白领所有需要短时间内恢复精力、对抗疲劳的人。
你可以想象一下,的士司机开夜车困倦时,建筑工人午休后需要赶工时,学生熬夜温书时一瓶冰凉的、能让他们瞬间回神的饮料,会有多大的市场?”
凌佩仪迅速理解了其中的潜力,但眉头微蹙质疑道:“这个概念很新颖,但技术难度恐怕不小。
如何实现快速补充体力、提神醒脑?
如何保证口感能被大众接受?
如何确保安全?”
一连串的问题,从凌佩仪口中接连问出。
“这正是我们需要周教授团队攻克的方向。”陈秉文微微一笑,“走,去研发中心,和周教授聊聊。”
研发中心实验室。
周教授正带着两名博士生,围在一台新到的设备讨论数据。
“周教授,打扰了。”陈秉文和凌佩仪走了进来。
“陈生!凌总监!欢迎欢迎!”周教授放下手中的烧杯,热情招呼,“快请坐。
是不是瓶装线又有什么新要求?”
“瓶装线运转良好。”陈秉文笑道,“这次来,是想和您探讨一个全新的产品方向,功能饮料。”
他详细描述了目标人群和应用场景,并提出了核心诉求:“我们需要一种饮料,能在饮用后较短时间内让人感到精力恢复、疲劳感减轻,口感清爽易饮,适合大众口味,最重要的是,安全可靠。”
周教授听完,思索道:“快速补充体力、缓解疲劳。这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营养学和食品工程学的交叉领域。
目前国际上,美国有一种叫佳得乐的运动饮料,主要是为运动员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但陈生您描述的这种提神醒脑的效果,更偏向于能量代谢和神经兴奋的调节。
有点像运动饮料,但更强调提神效果。”
说完,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边写边说:“可能的实现路径,我初步想到几个方向。
能量物质补充、电解质平衡、中枢神经刺激物质、维生素与氨基酸等等。”
陈秉文听着周教授条理清晰的分析,心中暗暗点头。
不愧是研究食品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