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创新模式!”
一个清晰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型。
陈秉文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勾勒:
将港九新界划分为若干网格。
每个网格由一名市场专员熟悉街情,带领两名临时促销员组成网格小组。
小组携带少量样品,免费铺给目标士多店主。
卖完再结算货款,卖不掉可全额退回。
陈秉文放下笔,目光盯着笔记本上刚刚勾勒出的“网格小组”模式草图。
“免费铺货,卖完结算,卖不掉可退”
他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
这个看似简单的模式,其核心在于彻底打消士多店老板的库存风险顾虑。
那些守着几十年小本生意的阿伯阿婶,最怕压货亏本。
一瓶糖水卖不出去,对他们来说就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免费铺货”,等于陈记先垫资,把风险扛在自己肩上。
“卖完结算”,意味着士多店老板无需提前支付一分钱,只有实实在在卖出去赚到钱后,才需要支付货款。
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资金压力。
“卖不掉可退”,更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
卖不动?
没关系,原封不动退回来,不损失一分钱。
这种模式,对于习惯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批发模式的士多店老板来说,几乎是零风险、零门槛的尝试。
陈秉文反复推敲着网格小组的细节,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直到深夜。
当最后一个疑问在脑中厘清,他合上笔记本,心中已有定计。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陈秉文洗漱完毕,换上衬衫西裤,把昨晚制定好的士多店渠道扩张计划装进公文包,准备出门去观塘厂。
刚走到客厅,就看到水生表哥已经穿戴整齐,拘谨地站在门口等着了。
他身上穿着陈国富的一套半旧但干净的工装,虽然不太合身,但洗得发白,透着一股朴素的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