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山顶,但见松柏森森,云雾缭绕,一座道观隐现其间。
门首悬一匾,上书“紫虚观”三字。
笔力遒劲,似有仙气。
四人整肃衣冠,叩门求见。
少顷,一道童开门,见是军中将帅,便引至内堂。
紫虚道人鹤发童颜,端坐蒲团之上,双目微阖,似睡非睡。
四将上前行礼,道人方才睁眼,目光如电,直透人心。
刘璝拱手道:
“仙长在上,今曹操举兵犯境,我等奉命御敌。”
“不知吉凶如何,特来求教。”
“……贫道乃山野废人,岂知休咎?”
“四野乡民,皆敬仙长,仙长必知吉凶。”
紫虚道人默然良久,方开口道:
“四位将军远来不易,然天机不可轻泄。”
泠苞急道:
“仙长慈悲!若曹军势大难敌,我等也好早作准备。”
道人叹息一声,取出一卷帛书,递与四将,道:
“此中有偈语数句,可自参详。”
四将展开帛书,但见八行墨迹如龙蛇游走。
其字如下:
“金秤量象,智绝当世。”
“雏凤清声,折翼而逝。”
“斗粟相煎,同根竞炽。”
“魏台风雨,尽作秋池。”
这……
四人翻来覆去,看着这三十二字的偈语,怎么看也看不明白。
于是,刘璝又问:“我四人气数如何?”
紫虚上人道,“天数已定,又何必问?”
刘璝再欲问时,上人眉垂目合,恰似睡着的一般,并不答应。
四人只得无奈下山。
张任有些不忿,发牢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