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吾心中实敬刘将军,故遣我来,交好徐州。”
刘备眼眸翕动,旋即淡淡道:
“张将军之意,备晓得了,尊使可先至驿馆下休息。”
“备也会备好回礼,劳烦尊使一并带回宛城去。”
宛使大喜,连连道谢。
随后被仆从带下去歇息了。
“先生觉得张绣远来交好我徐州,究竟是为何?”
待宛使走后,屋内已只剩刘备与李翊两人。
刘备这才来找李翊解惑。
李翊分析道:
“今北方乃一超二强,袁绍势力最强,公与曹操次之。”
“张绣势力弱小,却处在诸强权之间。”
“若要乱世自保,明哲保身,就得左右逢源,远交近攻。”
“彼若投袁绍,河北强大,袁绍必不重之。”
“若投曹操,颍川毗邻南阳,必受其挟制掣肘。”
“所以张绣便想到了徐州,徐州若能钳制曹操。”
“张绣便能保全部众,仍旧立雄于南阳,而不必为曹操所收。”
不到万不得已,谁又愿寄人篱下,做一低眉顺眼的败军之将呢?
刘备颔首,暗自佩服张绣这一左右逢源之策。
“那依军师之见,张绣我是收还是不收?”
李翊笑道:
“彼主动来投,岂有不收之理?”
“那曹操那边……”
刘备也得顾及盟约,要是曹操知道他刚收下的张绣,被自己挖了墙根,不得气得跳脚啊。
“南阳张绣,不过是芥藓之疾,何足为患?”
李翊眉目静如山,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当今河南大敌,还是河北袁绍。”
“曹操征讨张绣,无非是想解除西南之患。”
“今我等可出面保齐部众,由我等出面作保,料张绣不可妄动。”
言外之意,徐州方面愿意出来为张绣作保。
只要他不攻打曹操,徐州就愿意维护他在南阳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