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回河北之后,遍历州郡,大觉男丁凋零。”
“乡间多望门寡,市井遍刀镮妇。”
“村落处,不乏有共妻之恶俗,大违礼道。”
“以臣观之,天下间未嫁丧夫者,壮年守寡者,无夫无子者,其数不少。”
“此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或冻馁沟渠,或沦落风尘。”
“寡居女子,民生维艰。”
“力田不及男子,纺织难供衣食,多遭豪强侵凌。”
“故臣斗胆请奏,许寡妇自择夫婿,严惩欺凌孤寡之徒。”
“昔管仲治齐,设女闾安游女。”
“今大王欲兴汉室,当正其道而行之。”
”臣虽总领百僚,然礼俗之变,关涉国本,故冒死以闻。”
“建安十二年秋,丞相臣翊顿首。”
赵云是名武将,其实鲜少参与政事。
但李丞相总是能整出一些新鲜事儿来,令赵云也为之一惊。
现在他有些明白,诸葛亮手中为何会有李翊的谏书了。
诸葛亮这才开口解释说:
“李丞相所奏之事,是为移风易俗,国之大事。”
“齐王千岁认为此事,关乎社会礼俗,不可不慎。”
“故将此书发往各处,叫我等一一察之,然后上表提议。”
李翊提出鼓励寡妇改嫁的政策,其实就是变相的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
诚然,在刘备与李翊的共同努力下,齐国境内的人口没有大规模减少。
但这只是跟乱世相比,跟真正的太平盛世相比。
那还是生民百遗一的惨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大一统王朝跟诸侯混战时代是有本质区别的。
汉末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李翊能保证人口不成负增长,那他就已经可以名垂青史了。
怎么敢去跟太平盛世的大一统王朝去比总人口?
话虽如此,
李翊还是希望通过用政府“看得见的手”,进行市场干预。
通过鼓励寡妇再嫁,来促进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