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兵临城下,仅凭城中不足两千人的守军,万难挡住张郃的进攻。
县令看一眼身旁的主簿,叹道:
“车骑将军怎么没能挡住河南军?”
“今大军骤至,吾魏县小城如何守土?”
“不如开门献城,保得城中子民,免使血肉捐于草野。”
主簿劝道:
“若不战而降,主公必然降罪我等。”
县令却道:
“不战而降是死,城破战败亦是死。”
“不若献城,免得生灵涂炭。”
遂不理会主簿劝阻,主动开城出降。
县令将印绶献出,李翊出言抚慰。
即率军入城,下令将士不得惊扰百姓。
又命徐晃、高览、黄忠、赵云各领一营军马,在魏地四侧立营,等候调动。
李翊坐至县衙大位上,县官反倒似主簿一般,站在身侧,战战兢兢等候发落。
李翊出声问:
“吾闻河北麦谷已熟,未知魏郡多赖哪处麦田供养?”
县官躬身答:
“回禀君侯,魏地东北方,馆陶、清渊、元城一带多有麦谷。”
李翊笑着谓诸人道:
“吾渡河来此,正欲乂麦也。”
于是将此前分拨的四营将领,徐晃、高览、黄忠、赵云各率本部兵马。
所部军士皆执镰刀、驮绳,去魏地东北处抢割麦谷。
大军于是一路向北,将魏地熟了的麦谷,尽数割了。
就在城外打晒小麦。
魏地不愧为袁氏治所,稻谷丰足。
李翊军若能将这些麦谷尽数割去,足够大军食用三月之久。
所以然者,盖因不受运转损耗之劳也。
经粗略估算,
此次若能抢收完所有的麦谷,除征需之用外,甚至能够有富余。
因为李翊此次征伐的战略目标,并非是为了一战吞并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