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在谋略方面,刘晔是可以与程昱、郭嘉并列的。
而在战术方面,也不次于荀攸。
至于筹谋划策,见识广博,更是可与荀彧比肩。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了。
而正如李翊所言,刘晔最擅长的还是奇谋。
在曹操征汉中时,曾因为军中乏粮,打算撤军。
而刘晔却发现有部分军队误入张鲁军阵地,并没有跟随主力完全撤出。
于是刘晔对曹操说道:
“现在应该全军突入敌营。”
果然在曹军主力进入敌营后,发现张鲁军也如同曹军先前一样走散了。
于是曹军一举攻破阳平关,张鲁看大势已去,只得投降。
如此险招,是否很像曹营里的另外一位谋士?
没错,这个人就是号称“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的郭嘉。
经常有人讨论一个问题,假如郭嘉没死,三国会是怎样一个走势?
其实,刘晔就是那个没死的郭嘉。
在曹营众谋士之中,刘晔与郭嘉的的行事风格十分相似。
这里不单止指谋略方面,就连生活方面都很像。
史书中,刘晔与郭嘉同卷,总评为:“虽清治德业。”
这里的意思并不是指清廉自律,而是指不清廉不自律!
而在识人方面,刘晔与郭嘉也极其相似。
官渡之战中,郭嘉对袁绍集团中的每一个重要人物了如指掌,对江东孙策之死也在预料之中。
而刘晔也早已预料魏讽、孟达、公孙渊是必反之人。
如果非要说两人有什么区别的话。
那便是,在面对他们的“算无遗策”时。
郭嘉是说什么,曹操听什么。
而刘晔却是说什么,曹操、曹丕父子都不听。
“子扬一路劳累,先去歇息吧。”“待徐公赴下邳之后,你我可同去拜会。”
刘备随口关心了一句刘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