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翊不也在书房里守了两个时辰了吗?
“阿妹,你、你这是怎么了?”
袁瑛似想起些什么,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妹妹。
“你何时变成这般模样了?”
“我?我怎么了?”
袁莹一挑眉,不解地问。
“从前的你,向来是关心孩子的。”
“今日治儿被罚了两个时辰,怎不见你去找丞相求情,替他美言几句?”
“……唉。”
袁莹叹了口气。
“稚子有过,惩之只为使其铭心。”
“丞相明断,皆为琢玉成器耳。”
“我等权且等候,丞相自有分寸。”
孩子们犯了错,被惩罚是为了给他们长记性。
袁莹劝姊姊相信丞相的判断,这都是为了孩子们好。
不是袁莹不愿意给孩子们求情。
而是李翊这样一个性格强势的人,抓孩子教育同样抓的很严。
当母亲的,平日如果观点不与李翊冲突,那便任由袁莹奖惩。
可一旦教育观与李翊冲突了,那就是李翊乾纲独断。
这是原则问题,相府上下任何人撼动不得。
类似体罚,
从前李翊并非是没有体罚过孩子。
彼时,莫说袁莹,纵是麋贞、桃红都曾出面阻拦,帮孩子们求情。
可众女越是如此,李翊便越是要加罚。
原本罚跪一个时辰,若是敢求情,就再加半个时辰。
时间一长,李翊再体罚孩子时,就再也没人敢出来求情了。
因为她们知道,自己越是求情,孩子们就越惨。
也正是因为李翊践行这个原则,才养成了他的孩子们,不会出现被母亲“溺爱”的情况出现。
夜已深沉,丞相府内许多灯火已渐熄。
袁莹与袁瑛姊妹二人静立书房外,廊下烛火摇曳,映得二人神色晦暗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