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兵救乌巢,擒得李翊有甚好处?”
“明公之大敌乃曹操、刘备也,非是李翊。”
“今可纵兵先击官渡大寨,李翊闻之,必速还来救。”
“此乃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不救而自解,郭图觉得他这个计策明显更有技术含量。
张郃急忙争辩道:
“李翊多谋善断,今既总督两军军事,岂无便宜行事之权?”
“彼既然外出,必为内备,以防不虞。”
“官渡大营固而难攻,今若攻官渡而不拔。”
“而淳于琼等皆见获,吾属岂非尽为虏乎?”
张郃争辩的也是有理有据。
乌巢关乎袁军剩下的粮食,如果你不去救,结果官渡也没打下来。
那咱们岂不是一点优势都没了?
全完犊子了!
这是一道选择题。
到底是救乌巢,还是派兵去偷官渡。
时年五十二岁的袁绍,再一次来到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抉择中来。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袁绍身上,等待他下达命令。
最终袁绍下定的决心是——
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