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军区由曹洪统领,其中正卒为两万人。
豫州军区由夏侯惇统领,正卒为三万人。
此外,京兆地区曹操专门派遣曹休空降过来协防关中,同时也是对司马懿进行监督。
京兆正卒为三万人。
同时随军参战的有夏侯尚、毛玠、李典、赵俨、杜袭、郭淮、钟繇等名将谋士。
除此之外,由于魏国在河南地区采取了“爆兵”计划。
原本十万正卒的魏国,一下子飙升到了二十二万人。
新增了十二万正卒,但多是被魏国强征上来,并短时间训练的“伪军”。
为了防止兵变,曹魏军团将这十二万人进行了切割。
将他们零散地分布到了各级将校的部曲当中。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为了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
让他们很难形成凝聚力,以便造成大规模的反叛。
除正卒之外,剩下的辅兵与民夫自然也是强征上来的。
其中甚至包括做早炊的老妪,负责押粮的老登。
前前后后,辅兵约二十二万人,民夫三十六万人。
共计八十万大军。
一经调度完毕,两边都负责默契的“不宣而战”。
齐国这边是立刻开始组织迁徙边境百姓到内地去避祸。
这不单单是为了保护本国子民,更重要的是留着他们在边境,是很有可能被魏人掳掠的。
这是古代战场很常见的现象。
敌国军队一来,不光抢了你的财产,然后还要胁迫你押运粮草。
我们说过,古代粮草运输相当辛苦,通常都是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官渡之战时,袁绍就曾派兵专门到河南边境去“掳民”。
所以迁民到内地去是开战前的必然之举,尤其对大国而言更是如此。
当然了,魏国自是不用迁的。
毕竟河南的人口大多被强征了上去,剩下的不用迁,他们自己也会跑路。
包括鸡鸭猪羊等牲畜,也是直接被魏兵强征上去充军了。
眼下魏国治下的河南之地,大多是千里无鸡鸣的状态。
因为此次中原大战,魏人就是抱着我可以输,但也不能让你赢的态度,与齐人殊死一搏的。
最后,作一下战略形势的对比。